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碧江正光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谱新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碧江正光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谱新篇

引用
1
来源
1.
http://tr.gog.cn/system/2025/02/25/018691037.shtml

2024年,正光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凝心聚力为民服务,聚焦群众需求、整合资源力量、加强供给保障,强化为民、利民、便民服务,从群众身边小事着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办好社区集市书写基层治理大文章

新年伊始,走进碧江区正光街道正光社区集市,现场热闹非凡,浓浓的烟火气不仅为移民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场所,也成为社区新市民交流互动的“新平台”。

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社区集市悄然兴起,不仅是商品交易,更是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以小见大,展现出基层治理的新活力与新智慧。

“我晓得正光集市开了,就骑着摩托车过来摆摊剪头发,一个人5块钱,一天有近200元的收入。”正在理发的张志萍告诉记者。

“这些菜都是自己地里种的,这里集市开了对我们来说真方便,就在家门口,走路一二十分钟就到了。”居民谭再喜感叹道。

社区集市,激活社区经济“微细胞”。对于一些有手艺、有创意的居民来说,社区集市是展示才华、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手工制作的饰品、精美的绘画作品、美味的自制点心……这些充满个性与创意的商品,不仅满足了居民们多样化消费需求,也为创作者们带来经济收益。

同时,社区集市还吸引周边商家的入驻,形成一个小型商业生态圈,促进社区经济发展。这种“家门口”的经济模式,既方便居民的生活,又为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此外,社区集市搭建起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正光社区书记罗启琼告诉记者,正光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在过去,邻里之间可能只是“点头之交”,彼此之间缺乏深入交流。而社区集市的出现,为居民们提供一个相聚交流的平台。

在这里,大家可以一边挑选心仪的商品,一边聊聊家长里短。摊主们热情地介绍着自家的特色产品,居民们则兴致勃勃地讨价还价,欢声笑语回荡在集市的每一个角落。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打破了邻里之间的生疏,增进彼此的情感,让社区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社区集市持续创新基层治理的模式。在社区集市的筹备与运营过程中,正光社区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的管理中来。

社区还建立了志愿服务队伍,负责集市的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等工作。居民在参与社区集市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社区集市还成为了政策宣传的重要阵地,通过设置宣传摊位、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居民普及法律法规、健康知识等,不断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罗启琼说。

集市虽小,却承载着基层治理的大使命。它不仅为居民们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更激发了社区的活力和凝聚力。“在未来的治理中,社区将充分发挥集市的作用,不断完善和探索创新,把社区集市打造成基层治理又一道亮丽风景,为搬迁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正光街道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涂雪麟说。

璀文化共绘基层治理新画卷

岁末年初,一场特别的演出在正光街道打角冲社区激情上演,这场“邻里一家亲,和谐社区情”打角冲社区成立“五周年·迎新年·百家宴”文艺汇演由社区居民唱主角,居民们自发组织队伍编排节目,通过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温暖每一位移民的心。

据悉,打角冲社区是碧江区8个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安置搬迁群众2893户11086人,其中,脱贫户1969户7820人。

演出间歇,社区为6名优秀社区干部、10名联户长、2名“最美打角冲社区人”、11个文明诚信经营企业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们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居民服务、安全生产、廉洁社区建设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鼓励他们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共同开创社区治理工作新局面。

“没想到会获奖,自己只是做好本职工作,把环境卫生做好,让社区干净整洁。”荣获“最美打角冲社区人”的保洁员石小红告诉记者,自从搬到打角冲社区以来,不仅有新房住,还有工资领,不愁吃穿,生活是越来越好。

据了解,石小红的老伴身体不便,无法务工,而石小红因为要照顾老伴,又不能外出务工,经济来源成为困扰他们一家的难题。

社区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便为石小红协调了社区保洁员的工作岗位,每月2000元工资,让他在小区工作,安心照顾老伴。

打角冲社区居委会主任罗来贤告诉记者,这场文艺汇演,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增强社区凝聚力的生动体现。展现了社区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受到邻里之间浓浓的邻里情谊。在这温馨的社区大家庭里,居民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创造美好新生活。

“盘活社区多彩文化,不仅能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更能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开启基层治理新篇章。”打角冲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秀芳说,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丰富“四安家园”内涵为导向,持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方面,完善社区文化设施,打造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文化交流平台,让居民们能够随时随地分享文化活动的精彩瞬间和心得体会。

“以文化为笔,以社区为纸。”杨秀芳表示,基层治理离不开社区文化的支撑,社区文化的繁荣也依赖于基层治理的推动。只有盘活社区多彩文化,让文化在基层扎根生长,才能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书写基层治理崭新篇章。

未来,打角冲社区将通过“共商、共管、共治”基层治理格局,聚焦群众就业、老人赡养、适龄儿童就学等难点痛点,切实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社区全面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基层治理关系到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办好社区的事情,关键在党。

2024年,正光街道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强双基”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积极履行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全街道发展建设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全年组织召开党工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4次,召开书记座谈会4次,带队深入村(社区)督促落实“三会一课”以及“三务”公开等工作10余次,强化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和结果运用。

同时,层层压实党建责任,牵头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细化任务目标,与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签订全面从严治党目标责任书,建立领导班子联系党支部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共同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以“强双基”为目标导向,做大做强正光强村富民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以“强村富民公司+强村富民工坊+专业合作社+村民家庭农场和社区居民小作坊”的“四+ ”工作模式为抓手,大力发展租赁型、股份型、服务型的“三型”集体经济。

目前,公司集体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发展强村富民工坊3个,公司加工坊累计带动就近就业260余人次。

实施“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重点解决滑塘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阵地建设不规范的问题,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入股街道强村富民公司等方式,社区集体经济实现“零突破”,达到4余万元,根据碧江区村(社区)办公阵地管理规定,滑塘社区阵地正在规范建设中。

2024年,正光街道全域实现“网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务”,创立“张承源式党员示范岗”18个,设立33个“楼栋管家”岗位,实现“10分钟便民服务圈、10小时工作办结制”便民服务。

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制度落实,聘请2名街道兼职委员、9名社区兼职委员,建立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任务清单。压实双报到责任,结合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统筹引导9家单位、190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0余件。

实施“红领+”暖新行动,挂牌3个暖新商户、共建1个暖新食堂,打造1个暖新驿站,帮助解决新就业群体充电、避雨、热水、爱心药箱等急难愁盼问题。

构建“345”志愿服务体系,打造“一老一小”友好型社区,建立“希望小课堂”,成立“日间照料中心”“阳光幸福家园”,全面覆盖社区老人和儿童。全力打造社区居民从陌生到熟悉的“邻里一家亲”新市民模式,让搬迁群众更好更快的融入城市生活。

以强村富民公司统筹管理安置小区物业服务,收取物业管理费21万元全部用于社区物业维修提质,推动社区党支部成员与物业公司“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用”原则,建成2100平方米的“四安家园”党群服务中心,完善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等28处功能服务室,辖区居民诉求10小时内限时办结。

打造文化广场,成立社区文化协会1个,组建4支文体队伍,利用六一、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各类社区活动20余次,惠及搬迁群众4000余人次。

“凝心聚力、笃行实干,山水兼程、步履不停。”正光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魁说,2025年是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正光人将鼓足精气神、争做“迈前一步”的实干家,坚持以“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共治”为目标,以夯实基层党建为统领,以提升社区服务品质为重点,在做强社区、做活治理上持续用力发力,积极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治理成效日益显现,推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