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参降糖新突破:Rk1+Rg5联合应用治疗II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参降糖新突破:Rk1+Rg5联合应用治疗II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0a15824553c5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浓度异常升高,对21世纪人类健康构成严峻挑战。II型糖尿病(T2DM)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比超过九成,其特点是胰岛素敏感性减弱或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导致血糖水平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8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到4.15亿,预计到2045年将攀升至7亿。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不仅加剧了罹患各类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还导致了死亡率的增加。因此,T2DM已成为非传染性疾病领域亟待应对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

人参,作为天然产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其应用历史可追溯至古代,主要用于糖尿病、心血管和炎症疾病的治疗。人参皂苷是其关键活性成分,主要涵盖原人参二醇(PPD)和人参三醇(PPT)型皂苷两大类。有研究揭示,PPD型皂苷在T2DM小鼠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降血糖效应,人参皂苷Rk1和Rg5即为PPD型皂苷中的两种核心活性物质,但关于人参皂苷Rk1与Rg5联合应用(Rk1+Rg5)在T2DM治疗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日前,一篇名为“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Rk1 Combination with Rg5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by Integrat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的文章探讨了人参Rk1+Rg5对T2DM的潜在治疗机制。


图1 论文首页

Rk1+Rg5对db/db小鼠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效果的关键指标。在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中(图2),经Rk1+Rg5-L和Rk1+Rg5-H处理的两组,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显著降低了13.53%和12.99%(p<0.01)。而二甲双胍处理组则降低了0.84%(p<0.05)。结果表明,Rk1+Rg5处理的(T2DM组)db/db小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组。此外,db/db组的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db/dm组(p<0.05)(图2B)。同时,经Rk1+Rg5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有所上升(p<0.05)。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如图2C、D所示。在给药后,各组血糖水平迅速上升,于30分钟时达到各自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这反映了体内葡萄糖的代谢和吸收过程(图2C)。然而,db/db组对葡萄糖的反应能力明显弱于db/dm组,表明其葡萄糖耐量受到损害。同时,与db/dm组相比,db/db组的AUC值显著升高(p<0.001,图2D)。经Rk1+Rg5-L、Rk1+Rg5-H和二甲双胍处理后,AUC值分别显著降低了13.14%、20.37%和11.91%(图2D)。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了Rk1+Rg5和二甲双胍对改善葡萄糖耐量的积极作用。

研究运用胰岛素耐受性试验(ITT)来验证Rk1+Rg5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ITT结果揭示,db/db小鼠的疗效低于db/dm小鼠。给药Rk1+Rg5后,可观察到胰岛素耐受性的改善,Rk1+Rg5组的胰岛素降糖作用明显强于db/db组。注射胰岛素后,Rk1+Rg5组的30、60、90分钟以及120分钟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图2E)。与db/db组相比,经过Rk1+Rg5处理后,AUC值显著降低(p< 0.01,图2F)。结果均表明,Rk1+Rg5对于缓解2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研究还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评价指标β(HOMA-β)来评价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功能。Rk1+Rg5-L和Rk1+Rg5-H分别使db/db小鼠的HOMA-IR指数降低了45.93%和52.85%,而HOMA-β指数则分别增加了51.1%和65.85%(图2G,H,p<0.05)。这些数据进一步表明Rk1+Rg5对改善T2DM小鼠胰岛素抵抗具有积极作用。


图2 Rk1+Rg5对血清水平的影响

Rk1+Rg5对db/db小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体的影响

研究还采用HE染色法对各组小鼠的骨骼肌组织形态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并全面评估了Rk1+Rg5对db/db小鼠骨骼肌形态的具体影响。如图3A所示,与db/dm组相比,db/db小鼠的肌纤维排列显得杂乱无章,束膜边界模糊不清,肌纤维直径明显偏小,整体呈现出一种紊乱的状态。然而,经Rk1+Rg5治疗后,肌纤维的损伤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肌纤维排列变得整齐有序,束状结构也变得清晰可辨。而肌糖原作为骨骼肌中葡萄糖的主要储存形式(图3B),其含量在db/db组小鼠中相较于db/dm组显著降低(p<0.05),但经过Rk1+Rg5处理后,db/db小鼠的肌糖原含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p<0.01)。

葡萄糖在骨骼肌中的吸收过程主要依赖于GLUT4蛋白的转运作用。免疫印迹分析表明Rk1+Rg5处理能够显著增强GLUT4的表达水平(图3C)。此外,研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db/db小鼠骨骼肌中的GLUT4蛋白表达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db/dm组小鼠,db/db组小鼠的GLUT4表达明显降低。而Rk1+Rg5处理后,db/db小鼠骨骼肌中的GLUT4蛋白表达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在细胞膜上的定位也更为显著(图3D)。

综上所述,Rk1+Rg5可能通过调节db/db小鼠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转运体来治疗T2DM,为进一步揭示Rk1+Rg5在治疗T2DM中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3 Rk1+Rg5对db/db小鼠骨骼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Rk1+Rg5对T2DM潜在机制的影响

为了深入探究Rk1+Rg5对T2DM的潜在作用机制,研究对由PA(棕榈酸)诱导的L6细胞上进行了详尽的转录组分析。相较于PA组,Rk1+Rg5处理组显著影响了134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具体来说,有105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29个基因的表达明显下调。通过差异表达聚类分析热图(图4A),发现Rk1+Rg5处理有效地逆转了PA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背后的生物学过程和分子机制,研究进行了GO和KEGG富集分析。KEGG分析揭示,Rk1+Rg5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关键通路来发挥其作用(图4B)。GO分析则表明,Rk1+Rg5主要参与了蛋白质转运、细胞内蛋白转运和蛋白稳定的生物过程(图4C),并主要发挥分子功能、蛋白质结合、相同蛋白结合、ATP结合、RNA结合和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等分子功能(图4C)。

为了更具体地探讨Rk1+Rg5在T2DM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者选取了一系列关键驱动基因(Insr、Irs1、Srebf2、PI3K、Akt、Glut4)进行深入分析(图4D)。这些基因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免疫应答、葡萄糖转运体和胰岛素抵抗等关键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因此,Rk1+Rg5主要通过调节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来减轻T2DM的症状。


图4 Rk1+Rg5对PA诱导的L6细胞转录组改变影响

结论

总之,Rk1+Rg5能够通过调节葡萄糖代谢的方式,有效改善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抵抗性,进而降低空腹血糖和脂质水平。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Rk1+Rg5在抗击T2DM方面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人参降糖新突破:Rk1+Rg5联合应用治疗II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