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咳咳咳,警惕是肺结核!张文宏最新发声
一直咳咳咳,警惕是肺结核!张文宏最新发声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其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咳痰、发热等。虽然卡介苗可以降低发病率,但其保护作用会随时间减弱。专家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免疫力是预防肺结核的关键。
在众多著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肺痨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疾病。肺痨其实就是肺结核,它的表现往往是止不住的咳嗽和白色手帕上鲜红的血。
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很多人误以为结核病已远去,但至今,它依然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肺结核约80万人;结核分枝杆菌携带者更是高达2亿人。
传播途径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人体许多器官和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如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肠结核、皮肤结核等,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约占85%。
人们熟悉的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研究数据表明,1名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年内能使10至15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症状与诊断
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尤其是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伴有咯血者,应尽快就医,以在早期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
治疗方法
化学药物是治疗肺结核最基本的方法。临床实践证明,目前使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对治疗普通肺结核非常有效。
“普通肺结核的规范治疗疗程一般为6个月,只要按医生的要求坚持服药治疗,90%以上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李涛提醒,“在服用抗结核药物1个月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有些患者就会自行停药。事实上,虽然1个月的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少体内的病菌数量,但停药可能会使疾病以更严重的形式复发,并增加耐药的风险。因此,只有坚持用药,治疗满疗程才能充分杀灭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实现结核病治愈,并减少复发和耐药风险。”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和发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悉,目前仅有一种对新生儿有效的卡介疫苗,最佳接种期是出生后24小时内,全球还暂无对成人有效的肺结核预防疫苗。
张文宏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卡介苗的保护作用会逐渐减弱。虽然不能万事大吉,但卡介苗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病率,并且使重症的概率大幅降低,卡介苗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是瘦人更容易得结核病,还是结核病容易让人消瘦?首先要明白的是,瘦,并非单指人体的形态,而是指营养状态。张文宏医生介绍印度的一项研究表明:给结核病高危人群补充营养后,发病率可以下降36%。因此,增强免疫力是关键,通过保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健康是最佳选择。正如张文宏医生所说:瘦可以,瘦弱不行。
耐多药结核是目前结核病治疗中的一大挑战。而它也让许多结核病患者饱受疾病缠身的困扰。张文宏说:“控制结核病,是一个多方助力的工程,在健康中国的今天,要共同消除结核病的流行。”
健康提醒
- 佩戴口罩,尤其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减少吸入“结核君”的可能。
-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手在接触公共场所后,避免触摸眼睛、口鼻和面部,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 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不通风的密闭房间里长时间共处。
-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锻炼,避免过度劳累。
- 定期体检,包括肺结核可疑症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X光胸片检查、痰检的筛查。
- 如果有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情况,或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如咳嗽、咳痰超过两周,痰中带血丝、咯血、发热、盗汗、消瘦等,应及时就医,尽快明确诊断,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