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禄与慈禧太后的复杂关系揭示了怎样的历史秘密?
荣禄与慈禧太后的复杂关系揭示了怎样的历史秘密?
荣禄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谜题。通过溥仪的回忆录、史书记载以及荣禄墓出土文物等多方面证据,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复杂的历史关系。
1976年,荣禄墓遭到破坏,专家在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一些特殊文物,这些发现与溥仪的说法有所不同,揭示了荣禄与慈禧太后之间可能并非简单的君臣关系。
溥仪眼中的荣禄
溥仪是末代皇帝,他是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母亲则是荣禄的女儿幼兰,因此溥仪是荣禄的外孙。在溥仪看来,荣禄之所以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成为位高权重的风云人物,是因为他很懂得揣摩慈禧太后的心思。
荣禄是满洲正白旗人,咸丰年间曾做过户部员外郎,后来因为贪污,几乎要被肃顺杀头,但他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不但逃脱罪责,还花钱买了个候补道员的官。
同治年间,荣禄通过各种关系,先后担任翼长、总兵、工部侍郎等职务。甲午战争时,荣禄通过恭亲王奕訢和李莲英的关系,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开始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
荣禄通过准确揣摩慈禧太后的心思,成功制造出“两党相争”的局面,成为后党的首脑。为了打压翁同龢,荣禄建议让其回家养老。翁同龢一走,帝党失去主心骨,慈禧太后顺势让荣禄担任文渊阁大学士、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荣禄策划废掉光绪帝的计划因甲午战败而搁浅,转而策划在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北洋阅兵时发动兵变。但这一计划被光绪帝得知,维新派试图拉拢袁世凯发动政变,却被袁世凯出卖,最终导致戊戌政变的发生。
在义和团运动期间,荣禄暗中与洋人联系,保留了与洋人的沟通渠道。八国联军进北京后,荣禄留在京城与洋人谈判,最终签订《辛丑条约》。慈禧太后对他感激涕零,封他为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赏赐无数。
史书中荣禄与慈禧太后的关系
《清史稿》记载,荣禄的崛起得益于上三旗的贵族身份,以及他善于巴结权贵。他的成功在于正确站队,坚定不移地支持慈禧太后,并在多个历史关键节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从史书来看,荣禄与慈禧太后的关系体现在几个方面:
慈禧太后要杀人时,只有荣禄可以劝阻。例如,慈禧太后要杀光绪帝时,是荣禄劝阻了她;庚子之乱时,荣禄成功保下了王文韶。
荣禄是唯一敢当面嘲讽慈禧太后的人。在《走向共和》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庚子之乱后,荣禄责怪慈禧太后支持义和团,慈禧太后说“当初我宣战,不都是你们怂恿的吗?”荣禄回道,“你不是把那些死谏的人都杀了吗?开战前李鸿章、张之洞都上了折子,你也没听啊!”
慈禧太后对荣禄关怀备至。1903年荣禄生病时,慈禧太后连下旨意,让荣禄安心养病,赏赐药物和补品。荣禄死后,慈禧太后追封他为太傅,上谥号为文忠,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若干年后,慈禧太后临死前将荣禄的外孙溥仪立为皇帝。
荣禄墓出土文物证明两人关系不一般
1903年4月11日,荣禄去世,安葬在北京朝阳门外高碑店乡西花营村的荣家茔地内,墓葬规格很高,占地30余亩,陪葬品众多。
1976年,荣禄墓遭到盗掘,专家随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荣禄墓是一个长十米、宽四米的长方形墓穴,里面有四口棺材,分别是荣禄和妻子以及两名小妾。但让人奇怪的是,荣禄和妻子的棺材竟然不在同一个墓冢内,而是像他的两个小妾那样单独葬在一个墓冢之内。
最引人注目的是荣禄墓中的陪葬品,其中一些物品与慈禧太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件重达139.6克的金葫芦,上面刻着“丙申重阳皇太后赐臣荣禄”几个字,是1896年荣禄60岁寿辰时,慈禧太后特意命人打造的生日礼物。
一件翡翠雕龙带钩,是乾隆帝传下来的物品,制作精美,用材考究,十分稀少,专供内廷使用,却被慈禧太后赏给荣禄。
一对錾花银指甲套,这是清朝后宫嫔妃专用的物品,荣禄作为一个臣子,他的妻子是不具备使用这种物品的权力的,因此其来源只能是后宫,但除了慈禧太后赏赐之外,还有谁能送他呢?
这些陪葬品的存在,让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荣禄与慈禧太后的关系非比寻常,远超朋友的范畴。
野史中的流言
在《末代皇帝的非常人生》和《慈禧御苑外史》等野史中,有记载称慈禧太后与荣禄是青梅竹马的发小,两人年纪差不多,住处也隔不远,都是旗人,小时候曾定过娃娃亲,后来慈禧太后入宫,两人的婚约才被取消。
洋人的记载则更为大胆,称慈禧太后与荣禄不但是情人关系,慈禧太后还怀过荣禄的孩子。为了掩人耳目,慈禧太后从民间找了个医生打胎,成功之后又派人追杀这个医生,但这个医生很聪明,逃出生天后隐姓埋名,最终保全了自身和家族。
溥仪在讲述外祖父荣禄的时候,使用了大量春秋笔法,将荣禄说成是“善于揣测”之人,试图隐藏荣禄与慈禧太后的关系,不能说他是在撒谎,只能说太过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