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披露!宁波地铁远期规划16条线路,具体布局……
最新披露!宁波地铁远期规划16条线路,具体布局……
宁波市资规局最新公布《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该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是指导宁波市轨道交通长远发展和近期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显示,宁波市远期将建设16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达1162.5公里,形成覆盖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为宁波市域,即宁波市行政辖区范围。规划期限分为远期和远景两个阶段。其中,远期规划至2035年;远景规划则以宁波市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和按资源环境合理容量推算的人口规模作为控制条件,未设定具体年限。
规划目标
《线网规划》以支持宁波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轨道上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支持宁波重大片区建设为目标;支撑“一体两翼多组团、三江三湾大花园”的国土空间格局;将轨道线网建设成为“开放畅达、高效便捷、绿色包容、智能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骨干网络之一,发挥轨道交通在客运公共交通中的主体作用;增强综合交通枢纽链接能力,实现“对外区域融合、对内提质增效”,促进“四网融合”。
空间覆盖目标
- 远期线网覆盖宁波中心城区,余慈城区,宁海城区,象山城区
- 中心城区轨道站点800米半径范围人口岗位覆盖率达到60%
- 三江核心片站点800米半径范围人口岗位覆盖率达到80%
时间目标
- 宁波市域60分钟交通圈
- 中心城区60分钟通勤圈
- 余慈城区60分钟通勤圈
- 重大片区45分钟到达宁波枢纽
网络层次和功能定位
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分为两个层次:市域轨道交通和城区轨道交通。
- 市域轨道交通(含市域/郊铁路):服务半径60~80公里。形成宁波中心城区和余慈城区、象山、宁海地区的快速联系通道,成为市域公共交通骨架。
- 城区轨道交通(包括中心城区轨道网和余慈城区轨道网):服务半径30~40公里。成为中心城区、余慈城区公共交通骨干,及三江核心片公共交通主体。
《线网规划》同步研究了各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衔接关系,包括衔接都市圈和长三角的国家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系统。《线网规划》以宁波枢纽为重点,规划四条轨道线路连接服务,实现宁波枢纽全域1小时覆盖和重点片区直连直通,支撑宁波枢纽成为面向长三角、服务都市圈的重要门户。同时,北翼都市区铁路枢纽均有1条线以上的轨道交通衔接服务,实现区域交通和市域交通高效衔接、内外交通高效转换。
远期线网方案
远期线网由16条线组成,包括:
- 中心城区轨道交通1~9号线
- 市域轨道交通(含市域/郊铁路)10~12号线
- 余慈城区轨道交通N1~N4号线
全网总规模1162.5公里。其中,市域轨道交通(含市域/郊铁路)线网总规模494.2公里,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525.2公里,余慈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143.1公里。
远期线网规划方案图
远景弹性控制线
远景规划若干弹性控制线,进一步提高轨道网络全域服务能力,同时充分对接都市圈邻近城市绍兴、台州轨道网络,支撑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互联互通。
远景线网规划方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