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4首有无限情怀,春花怜我阶前落,再借流年需几长?
七绝4首有无限情怀,春花怜我阶前落,再借流年需几长?
七绝,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本文精选四首七绝诗,通过对每一句诗的深入解析,带领读者领略诗歌中的无限情怀。
七绝·海之涯
白发人行山即家,青衫客蹈海之涯。
中年日渐伤巢燕,归飞无处向吾赊。
首句“白发人行山即家”,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将山峦视为自己的家园。这里的“白发人”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山即家”则表达了老者与自然和谐共生、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句诗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高洁情怀。
次句“青衫客蹈海之涯”,转而描写一位身着青衫的侠客,他勇敢地踏上海天之涯的旅程。这里的“青衫客”代表着年轻、勇敢与探索精神,“蹈海之涯”则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勇敢追求和无限向往。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这句诗洋溢着一种豪迈、不羁的气息。
第三句“中年日渐伤巢燕”,笔锋一转,将焦点转向了中年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巢燕”可能象征着家庭、亲情或安稳的生活,而“日渐伤”则表达了中年人在面对生活压力、岁月无情时的无奈与伤感。这句诗揭示了中年人在人生旅途中,往往要面对更多责任与挑战,同时也容易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末句“归飞无处向吾赊”,作为全诗的收束,进一步深化了中年人的迷茫与无助。这里的“归飞”可能指的是渴望回归过去的美好时光或寻找心灵的归宿,“无处向吾赊”则表达了这种渴望往往难以实现,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与限制使得人们难以找到真正的自由与安宁。这句诗以一种略带哀愁的笔触,结束了全诗的叙述,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反思。
这首七绝通过描绘白发老者与青衫侠客的不同人生选择,以及中年人的内心挣扎与迷茫,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使读者在品味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与启迪。
七绝·除岁又
中年行悴马玄黄,我独长歌铸大荒。
尘骨沧桑除岁又,春风饶鬓白如霜。
首句“中年行悴马玄黄”,“中年”直接点明诗人的年龄阶段,“行悴”描绘了中年人在生活中奔波劳碌、身心俱疲的状态。“马玄黄”借用了《易经》中“马有玄黄,为天下良”的意象,但在此处更多地是引申为人生路途中的艰难与坎坷,暗示着中年人在追求生活与理想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不易。
次句“我独长歌铸大荒”,“我独长歌”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态度,用歌声来抒发内心的豪情壮志。“铸大荒”则象征着诗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新天地的决心和勇气。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尘骨沧桑除岁又”,“尘骨”指的是凡人的肉身,“沧桑”则形容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除岁又”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旧的一年即将过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岁月的流转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短暂,同时也暗示着他对过去一年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末句“春风饶鬓白如霜”,“春风”通常象征着温暖与新生,但在这里却与“鬓白如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年华老去的现实,更表达了他在面对岁月无情时的淡然与超脱。尽管鬓发已白,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高远,不为外界所动。
七绝·笑杨昌
风雨潜窗大梦凉,穷途何用笑杨昌。
春花怜我阶前落,再借流年需几长。
首句“风雨潜窗大梦凉”,“风雨潜窗”描绘了风雨交加、夜深人静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大梦凉”则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与失落,仿佛一场大梦醒来,只留下无尽的凉意与空虚。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次句“穷途何用笑杨昌”,“穷途”指的是人生道路上的困境或绝境,“笑杨昌”则可能是一个典故或隐喻,具体含义可能因历史背景或文化语境而异。但在此诗中,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穷途末路之时,不愿或无需以嘲笑他人来寻求安慰或解脱。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自尊与坚韧,不愿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第三句“春花怜我阶前落”,“春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怜我阶前落”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与怜惜。这句诗通过春花的凋零,映射出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
末句“再借流年需几长”,“再借流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渴望与珍惜,“需几长”则是对这种渴望的量化与追问。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命有限性的现实时,对时间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希望时间能够慢些流逝,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去追求梦想、实现价值。
七绝·梦更多
自负春光蝶舞过,花开花谢赠谁何。
向风书尽无情句,句尽红尘梦更多。
首句“自负春光蝶舞过”,“自负”一词在此处可以理解为自我拥有或享受,“春光”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蝶舞”则描绘了一幅轻盈、自由、美丽的画面。这句诗通过“春光蝶舞”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美好时光中自我陶醉、享受生活的状态。
次句“花开花谢赠谁何”,“花开花谢”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赠谁何”则是对这种无常的追问与反思。这句诗通过花开花谢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这些美好瞬间究竟属于谁的疑问。
第三句“向风书尽无情句”,“向风”可能象征着对自然的倾诉或寄托,“书尽无情句”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命无常、爱情失落等情感困境时,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化为诗句,倾泻而出的情感状态。这里的“无情句”并非真正无情,而是指诗句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是对生命、爱情等复杂情感的深刻反思。
末句“句尽红尘梦更多”,“句尽”意味着诗句的结束,“红尘”则指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梦更多”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限遐想与憧憬。这句诗通过“句尽红尘梦更多”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即使诗句已尽,但心中的梦想与憧憬却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