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寺院用斋礼仪:千年来传承的佛门威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寺院用斋礼仪:千年来传承的佛门威仪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24/21/29234429_1121360849.shtml

朋友们大家好!记得第一次在寺院里用斋饭,很多规矩都不懂,只能眼看耳听,学习师父和师兄们的言谈举止。到了上午十一点,师兄们相互告知到斋堂用斋饭,当时还不清楚佛寺僧人有着日中一食,过午不食的制度。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吃饭是一件稀松平常的简单事,但在寺院里却尤为神圣庄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对于寺院里出家修行求道的师傅们来说,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点点滴滴,无不蕴藏了无限禅机。日常生活的起心动念言谈举止,也无不是修行的对象。每日在斋堂过堂用斋,更是用功办道精进修行的好机会。

为此近千年来,寺院发展出了一整套展现佛门威仪,易于修行的过堂用斋仪轨。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 用斋前先要敲挂在寺院走廊上的大木鱼和云板。木鱼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当云板响起,僧众搭衣列队进入五观堂,依序端身正坐,就坐后不可随意乱动,更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中堂安静与庄严,以示对诸佛菩萨的恭敬。

  • 正式过堂用斋前,大众在维那师的引领下恭送供养偈,奉请十方诸佛菩萨临斋。另一法师负责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面条送至施食台。通过念诵施食真言,予大鹏金翅鸟和罗刹鬼子母,及旷野鬼神种等施食,以此体恤击困众生,愿他们同得饱满并去除悭贪。

整个过程要行堂三次,也就是送三次饭。第一次行堂不够吃时,可以在后续行堂时添加。过堂时要求禁语,也就是不许说话。所需饭菜的种类数量,都要使用特定的手势表达。

  • 用斋完毕,收拾好钵具后,维那起腔,大众齐唱结斋偈,在列队依次退出五观堂。第一遍行堂时,只要僧众不拒绝,行堂人通常就会把每种食物,都在碗里装上一点。如果僧众不想要某种食物,或者觉得碗里的饭菜已经够吃,可将右手竖起,掌心向外,或用右手在碗卜方,做一个遮挡的动作以示不需要。

  • 需要添加食物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里比划一下表示需要多少。

  • 想要添加某种特定的食物把那种食物从碗里夹起来或用筷子或用手指在碗边轻点一下,向行堂人以示只要一点点某种食物,可用右食指和小指比一下表示少量。

  • 想要比较稀稠的稀饭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里做一个竖插的动作。

  • 想要比较稀的稀饭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上面平画一下。

  • 用斋时端身正坐,脊背挺直,不能趴在桌上,不能低下头,用嘴凑近桌卜的碗,双手双双脚不能交叉或翘起。

  • 起初桌上的碗靠近桌子的外缘摆放,筷子横放在碗前。

  • 开始吃斋饭时先把筷子和装着饭菜的碗先后移近自己,然后拿起筷子左手将饭碗平端在胸前。

  • 第二遍行堂时如果僧众需要添加食物就把碗向前移动伸到桌子外沿附近。

  • 吃完斋吃饭之后将碗叠起放在靠近桌子外沿的地方,把筷子在左碗距离约一寸的桌面上,筷子与桌沿垂直。

  • 用斋饭吃饭时端饭碗时拇指扣在碗边,其余四指平托碗底,古人称之为含龙珠。

  • 右手持筷子夹食物送入口中,动作要轻柔而利落,古人称之为凤点头。

  • 对于稀饭汤等流食可以把碗端起来饮用,对于固体食物则不能把碗放到嘴边扒拉着吃,一律使用筷子夹起来。

  • 在寺庙里用斋饭时必须不偏好菜品,不挑食、不挑色、不偏口味,要以节制的方式供养。

过堂是中国汉传佛教寺院独有的遗规,通过这些既定的流程和规矩让人们在用斋时也能提起正念,心怀满足和感恩。每个寺院规矩不同,信众来寺院需要过斋一般先到课堂报道,课堂再跟斋堂说一下,因为多来几个斋堂就要多做一些。

到客堂可以说请问师父,我中午要在寺院吃一下斋饭可以吗?要是师父说不行您也不要抱怨,这个寺院怎么这么不讲人情,不行就算了,缘分不聚足而已,千万不要生烦恼。

感谢观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