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垫凹陷怎么办?检测、预防与处理全攻略
床垫凹陷怎么办?检测、预防与处理全攻略
床垫每天使用,难免会有磨损和损伤,其中床垫凹陷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确认床垫是否凹陷、凹陷的原因、补救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你更好地保养床垫,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何确认床垫是否凹陷?
起床后的感受
首先,如果起床后仍然感到疲惫,或者有肌肉酸痛的感觉,可以进一步检查床垫是否有严重的凹陷问题。
躺在床上的感受
躺在床上时,如果发现床垫有以下情况,也可能是床垫凹陷的迹象,就需要更仔细地检查床垫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 弹簧床垫发出声音:床垫里的弹簧老化、损坏后,会因为受到压力而发出“吱吱”的声音。这说明弹簧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弹性,降低了床垫的整体支撑力。
- 感到身体倾斜:通常代表床垫已经严重凹陷和变形,无法再提供应有的支撑。
- 感到身体下沉:身体下沉的原因是失去支撑,因此身体某部位下沉,极可能是床垫的弹簧弹性疲乏,没有了弹力和支撑力。
- 摸到弹簧的形状:也是弹簧丧失弹力的迹象。
测量床垫凹陷3个步骤
如果有上述情况,或者床垫上有肉眼可见的凹陷,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和以下3个步骤来测量床垫凹陷的程度:
- 首先把床垫移至平坦处
- 确认床架是否损坏
- 测量床垫凹陷处
1. 首先把床垫移至平坦处
床垫可能因为放置在不平或不适当的床架上而产生凹陷。如果要深入了解床垫凹陷的现象,首要之务是将床垫移至没有凹凸不平、高低不整的平面上,这样才能检查是床架还是床垫本身导致的凹陷。
2. 确认床架是否损坏
移开床垫后,可以先观察床架是否损坏,有无倾斜或塌陷的情况。可以用水平仪或直尺放在床架上检查,或者直接用肉眼平视。如果排除了床架问题,就可以将注意力转向床垫本身。
3. 测量床垫凹陷处
测量床垫凹陷的程度前,记得先拆掉床包和移开床上的物品。测量所需要的工具很简单,只要一根直挺、长度足够的棍棒或表面平整的物品(例如:木板或托盘)和尺就可以了。
测量方法是将长直的物品放在凹陷处,然后用尺测量塌陷处最深的地方以及长直物品之间的距离。如果量出来的距离超过3厘米,就需要正视床垫是否有凹陷问题。
如果凹陷在3厘米以内,可能是床垫使用久了自然出现的人体压痕。超过3厘米,可能需要考虑更换新床垫。
*什么是人体压痕?
现代床垫的设计会让床垫在使用后产生人体压痕。和床垫凹陷一样,床垫上因人体压痕产生的凹槽在床垫受压时也是肉眼可见的。那么如何区分人体压痕和床垫凹陷呢?
第一,床垫凹陷和人体压痕所造成的下凹程度不同。人体压痕通常会小于3厘米。第二,人体压痕的形状通常随着人体曲线而有所不同,但床垫凹陷则是没有高低起伏的凹槽。人体压痕不但是一种正常现象,还有助于脊椎保持平衡。
床垫凹陷的补救方法
检查完床架和床垫,发现床垫有些微凹陷,可以尝试以下3种方法进行补救:
更换床架
如果床架支撑力不足,也会影响床垫对身体的支撑。改用支撑力较强或平整、没有歪斜的床架,可以改善问题。旋转床垫
床垫发生凹陷但还不严重时,可以将床垫平行转向(不要翻面)。改变躺卧的位置,暂时停止对已凹陷处施加压力。在床垫上使用薄垫
在床垫凹陷少于3厘米时,也可以选择在床垫上铺上一层薄垫,加强支撑度。
床垫凹陷的原因
虽然使用年限较长,床垫也算是消耗品的一种。长期承受人体重量,一定会有老化和损坏等问题。床垫凹陷现象因而产生,如果深入探究,床垫凹陷大多是由以下5种因素造成的:
使用年限已到
床垫的材质不同,使用寿命也会有所差异。大部分床垫的寿命为7-10年,床垫内部材质老化后,床垫无法再提供身体应有的支撑,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价格相对便宜的床垫可能使用品质较差的材料,寿命会更短,应多注意床垫是否有发生凹陷等问题。床垫底层不平整
床垫可以简单分为上垫和下垫。上垫负责提供舒适度,包含表布和舒适层,使用乳胶、泡棉或记忆棉等材质。下垫是提供主要支撑的部分,常见材料是弹簧,底下再放置一层底层。如果下垫底层本身就不平整,就会使得弹簧受力不均。久而久之,受压过多的弹簧容易先失去弹性,甚至变形,床垫也就因此凹陷。使用不合适的床架
床架和床垫一样种类繁多。选择床架时,也要考虑到床垫尺寸和特性,以及床架是否能充分支撑床垫。使用不合适的床架,容易出现歪斜等问题,使床垫凹陷提前发生。常见的床架类型有:排骨式床架、网格状床架、平面式床架、坎入式床架。
- 排骨式床架较有弹性,也较透气。但支点较少,搭配独立筒床垫时需要注意骨架间的距离。否则可能会将床垫底部挤压至排骨架之间,日积月累下来造成床垫变形。
- 网格式床架也较透气,不过网格的大小会影响独立筒床垫是否受力均匀,网格边长以2.5厘米以内为佳。
- 平面式床架可提供稳固的支撑,但弹性较小,且床垫可能会移位。同时也要注意床架的木板厚度是否适中。木板太薄,承受重量过大而弯曲,也会影响床垫的支撑功能。
- 坎入式床架有平面式床架的优点,但解决了床垫移位的困扰。
长期受力不均匀
床垫受压不均匀时,长期受到较多压力的部分容易变形,失去支撑力,造成床垫凹陷。受力不均匀的原因可能有:床垫超出床架、常踩在床缘、超过承重限制、用力跳床,或用尖锐物品向床垫施压等不当使用。床垫脏污受潮
脏污和潮湿会加快床垫受损的情况。例如汗水和经血渗入床垫后,会形成适合细菌滋生的环境。尿液散发的热气也可能损害乳胶内部结构,并有助于尘螨生长。这些都会加速床垫材质的分解。另外,床垫内部受潮后,增加发霉的可能性,上垫和下垫都会受到影响,导致床垫凹陷。
预防床垫凹陷的方法
了解造成床垫凹陷的原因后,可以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延长床垫的使用年限:
正常使用床垫
不在床垫上跳跃,或使用尖锐物品,也不要踩在床缘等。在使用过程中,将床垫受压不均匀的机会减到最低。使用保洁垫
保洁垫通常铺在床垫和床包之间。增加床垫对脏污和液体的防护,阻止体液或其他液体渗透进床垫,让床垫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床垫材质提前分解。定期清洁床垫
定期使用吸尘器除去床垫中的尘螨,并帮助床垫消毒杀菌。但要注意含有强酸或强碱的清洁剂,会破坏床垫表布,也可能与内部材质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对延长床垫使用并无益处。也可以用70%的消毒酒精擦拭床垫,消除表面细菌。适当散热
床垫闷热时也容易受潮。每天睡醒后,掀开被子可以让入睡时累积在被子和床垫之间的水汽蒸发,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每隔一段时间,也可以将整个床垫立起来,用电扇对着吹,让床垫好好通风,降低发霉几率。定期床垫转向
前面提到过,如果床垫有些微凹痕,可以通过旋转床垫,改变床垫受压的区域,让床垫受力均匀。平常保养床垫,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式,避免因床垫受力不均,部分弹簧提前弹性疲乏。新购买的床垫可以较频繁地转向,例如每星期转向,床垫使用3至6个月后,改为每半年转向一次。
床垫凹陷的常见误区
床垫变软是凹陷吗?
如果只有变软,看不出凹陷,就不是床垫凹陷问题。新买的床垫经过正常使用后,触感更加松软,是正常的物理现象,有时候称为床垫回软。怎样算床垫严重凹陷?
每家床垫厂商对床垫凹陷程度的定义不同,大多在3~5厘米之间。如果测量后发现床垫下凹已经达到厂商规定的范围,可以联系厂商帮助处理床垫凹陷问题。老旧床垫发生严重塌陷,翻面可以继续睡吗?
不行。如果床垫严重塌陷,代表下垫的材质很可能已经失去支撑力。床垫翻面后,可以提供的支撑力还是不足的。因此不建议床垫严重塌陷后,翻面继续睡。老旧床垫发生严重塌陷,可以维修吗?
床垫一般是可以拆开,替换损坏的材料进行维修。但过保的老旧床垫维修费用算起来不划算,大部分使用者会选择购买新的床垫。为什么有些床垫不会凹陷?
设计比较老的床垫没有舒适层,因此比较不容易有凹陷的问题。
床垫凹陷严重时的处理方法
床垫如果出现严重凹陷、变形等问题,最好尽快淘汰,更换成支撑力充足的床垫。如果还在保修期内,可以根据保修卡的规定,联系厂商讨论解决方案。如果已经过保,就只能尽快购买新的床垫。
结论
床垫如果不能充分支撑人体,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肌肉酸痛、脊椎歪斜、睡眠不足、记忆力下降等。发生凹陷可能会让床垫的支撑力下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身心健康,好好保养床垫,并留意床垫是否有出现异常自然也相当重要。如果发现床垫凹陷,须尽快采取行动补救或直接更换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