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十月田镇南岭村:党建引领产业振兴 村民致富有门路
【乡村振兴】十月田镇南岭村:党建引领产业振兴 村民致富有门路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党建引领是关键。十月田镇南岭村大抓党组织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南岭村凤梨种植基地(黄海玲 摄)
南岭村是1974年由广东移民而来的村庄。刚移民来时,村里主要开荒种植甘蔗,甘蔗效益逐渐下滑后又谋划发展橡胶产业,全村1.2万余亩的农业用地,橡胶产业就占了9000余亩。然而,随着橡胶效益大不如前,陷入了产业发展的瓶颈期。对此,南岭村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员“双带”机制为抓手,坚持每年组织村“两委”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致富带头人外出考察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先后发展柠檬、莲雾、南瓜、槟榔等产业,近几年来更是大力发展凤梨产业,并鼓励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致富带头人带动发展,引导村民进行产业转型。
十月田镇南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符承凤说:“去年就是利用县的衔接资金137万元,我们村集体就是注册了一个集体公司,发展了一个96亩的凤梨产业。经过一年的发展之后,收益有19万元,为村集体增加了收益。在种植过程就引导群众来参加务工,边种植边学习技术,今年带动了20多户农户发展了1200多亩的凤梨种植。”
南岭村整洁干净的街道(黄海玲 摄)
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南岭村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带富”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村民余亚妹有着20余年的凤梨种植经验,靠着不断学习、更新技术,凤梨产业越做越大,目前自身种植有300余亩,还发展建立了销售渠道,每年发货约3600吨,销售至全国甚至海外。
十月田镇南岭村致富带头人余亚妹说:“效益都不错,又带动了周边的村民来种,也提供点技术给他们。现在我们的模式是自产自销,也收一些农户的,可以出口到俄罗斯。”
近两年来,南岭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4万元左右。在产业的带动下,村民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更加注重文化教育,村庄的治理也越来越好了。下一步,南岭村还将不断完善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基层群众致富有门路、增收有渠道。
符承凤说:“在一产的基础上,摸索二产、三产,比如说旅游业这一块,打造共享农庄这一块,因为我们南岭村委会有南蛇水库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有水有山,又有这个热带水果,也想着说摸索看能相结合,让村民也吃上‘旅游饭’。”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