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你吃对了吗?
感冒药,你吃对了吗?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以起病急、传播快、流行广、危害大为特点,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普通感冒患者症状较轻,如身强体壮可不药自愈,但年老体弱者或有基础病者不及时医治,可能会引发肺炎等多种疾病而危害健康,因而也不可麻痹大意。
很多人觉得感冒不是什么大病,自行购买感冒药服用,为了尽快缓解症状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也常有发生,由此而引发肝肾功能衰竭等有害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用感冒呢?
首先要区分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然后按照感冒类型合理选择药品。(见下表)
一、流行性感冒的治疗药物
如果是流行性感冒,应及时给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国家卫健委新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点名了6种抗流感病毒药: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RNA聚合酶抑制剂)和阿比多尔(血凝素抑制剂)。孕妇可选用奥司他韦,5岁以下儿童选口服奥司他韦。抗病毒药应尽早使用,发病后48小时内最佳。
除了使用抗病毒药物,还可根据症状对症使用其他治疗感冒的药物。(见下:普通感冒的治疗药物)
二、普通感冒的治疗药物
普通感冒主要是对症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服用方便感冒药常做成复方制剂,多含有这些药物成分:「酚」「麻」「美」「敏」「黄」「烷胺」,它们分别是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止痛)、伪麻黄碱(缓解鼻塞症状)、右美沙芬(止咳)、氯苯那敏(缓解打喷嚏、流鼻涕、流泪症状)、人工牛黄(用于高热不退、咽喉肿痛)、金刚烷胺(用于流感)。还有一些是中、西药成分都有的复方制剂。这就需要我们在服用时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自行购买感冒药时,避免含有相同成分的感冒药重复使用,而引发药物超量的有害反应。文章开头所说的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引发肝肾功能衰竭,就是由于同时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造成药物过量而损伤肝肾。此外,在服用感冒药时也不能超量长期服用,避免药物蓄积,一定要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使用。
三、治疗感冒的中药
中医理论认为感冒与卫气有关,为风邪所致,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型。其用药方法应以解表药为主,具有发汗、解表等功效,可以驱除外邪、解除表症,达到治疗感冒的目的。
常用药物如下:
- 风热感冒常用药:双黄连口服液、维C银翘片、桑菊感冒片等
- 风寒感冒常用药:感冒清热颗粒、四季感冒胶囊等
- 暑湿感冒常用药:藿香正气水、暑湿感冒颗粒等
建议在中医或药师指导下辩证使用。
最后提醒大家,含有抗过敏药(氯苯那敏等)、镇咳药物(右美沙芬)成分的感冒药,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操作和操作精密仪器。
本文原文来自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