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全球动画票房第一!文旅市场如何踩上哪吒“风火轮”
《哪吒2》全球动画票房第一!文旅市场如何踩上哪吒“风火轮”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破百亿票房的成绩登顶中国影史,成为首部非好莱坞的亚洲百亿动画电影。截止2月18日,全球票房已突破123.19亿,成为全球影史票房第八名,刷新了全球动画电影纪录。更以其“文化IP+旅游”的联动效应,为地方经济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泼天流量”。从天津哪吒小镇到四川宜宾的哪吒行宫,从盲盒售罄到主题餐饮爆火,这场由电影引发的文旅热潮,既揭示了文化IP与地方经济的共生逻辑,也为行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启示。
《哪吒2》爆火原因:文化IP裂变与时代共鸣
文化符号的创新表达
《哪吒2》通过融合传统神话与现代价值观,保留哪吒的叛逆与成长内核,融入当代价值观,重构了哪吒“逆天改命”的精神内核。影片中,太乙真人的“川普”方言、三星堆青铜元素、各种各样的文物巧思等文化符号的融入,既保留了传统底蕴,又赋予了时代新意,形成跨时代、跨地域的情感共鸣,使文化IP兼具本土特色与全球传播力。
技术赋能与产业链延伸
影片采用先进的三维扫描建模与物理引擎渲染等技术,打造出视觉震撼的沉浸式体验,例如哪吒的火焰枪、海妖的铁链特效、天劫降临的粒子爆炸等,这些让人直呼视觉盛宴的画面背后,是算法和算力的技术实力的体现。
同时,《哪吒2》通过衍生品开发,如盲盒、手办、实体票根等,构建“内容+消费”的全产业链生态。泡泡玛特联名手办上线即售罄,二手市场价格溢价超70%,展现了IP的多元变现潜力。
城市资源的双向赋能
《哪吒2》的创作团队扎根成都,当地提供的政策支持和产业生态成为IP孵化的土壤,而影片的成功又强化了城市品牌,如成都交子大道的哪吒雕塑、天府双塔灯光秀等成为文旅新地标。
流量效应:从“银幕”到“景区”的文旅新图景
地域文旅的“泼天流量”
四川宜宾:作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翠屏山景区凭借哪吒行宫、哪吒文化体验馆等景点,单日游客峰值达8000人次,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0%,当地酒店订单量与客单价同比上涨近30%。
天津陈塘庄:依托哪吒传说发源地的文化积淀,当地推出主题旅游线路与非遗体验活动,客流量激增近30%,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60%,并推出特色餐饮“混天绫拌海草”等主题套餐。
河南南阳:西峡县哪吒庙景区联动电影推出“凭票免门票”活动,酒店预订量环比增长近100%。
创新业态的多元探索
科技赋能体验:江西打造“元宇宙陈塘关”,游客可通过数字分身参与神话剧情;四川江油依托哪吒主题IP,设计推出哪吒AR文创雪糕。
周边经济爆发:联名手办、盲盒上线即售罄。据相关数据显示,《哪吒2》的周边集卡社卡牌售卖1周全渠道销售额破1亿元;泡泡玛特在天猫、抖音、小红书的总销量已超过25万,最新预售批次发货时间为6月;FunCrazy与阿里鱼众筹平台“造点新货”合作,官方手办众筹金额已突破2600万元;影院衍生品如爆米花桶更是一货难求。
如何接流:从“流量狂欢”到“留量深耕”
《哪吒2》的成功,揭示了文旅产业与影视IP深度融合的潜力,但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优化产品供给,打造沉浸式体验
实景还原与场景互动:利用AR、VR技术在景区、主题公园或文化街区中复刻电影经典场景,设计互动装置,让游客“走进电影”。例如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影视IP还原唐代市井,日均游客量破万。
夜间经济与主题活动:开发以哪吒故事为背景的夜间光影秀、舞台剧或实景演出,结合声光电技术增强视觉冲击力,如无人机表演等;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如天津元宵灯会加入哪吒灯组,成都举办“哪吒拜年”灯光秀等,通过节庆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联动城市文化,开发特色线路
旅游线路开发:结合电影中的神话元素,如封神榜、道教文化等,串联相关景点,如四川青城山、河南老君山等,推出“哪吒寻根之旅”“封神文化研学游”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城市文旅快闪:在核心商圈或地标建筑举办哪吒主题快闪展、cosplay巡游,吸引年轻群体打卡传播,形成短期爆点。
深化IP开发,构建产业生态
文化内核的深度挖掘:专家指出需超越短期流量变现,围绕哪吒的世界观开发多元内容载体,如游戏、动画剧集、互动体验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IP矩阵,避免流量“昙花一现”。
国潮文创开发:近年来,爆款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持续热销,故宫文创年收入超15亿元,IP联名模式成熟。而影片中有多处文物彩蛋,各地可依据影片内容,结合当地特色,设计哪吒IP联名款文创,如手办、非遗工艺品、国风服饰等。
平衡短期热度与长期价值
避免“户籍化争夺”:多地争抢“哪吒故里”标签的现象需警惕,需减少对“哪吒故里”的过度营销,平衡IP热度与文化内涵,防止“蹭流量”导致IP价值稀释,要进一步聚焦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文旅融合的终点并非争夺文化符号,而是通过差异化创新,如主题公园、遗址游览等,实现IP资源向文化资产的转化。
可持续发展:流量转化后,各地也需持续内容创新,如举办节庆活动、新剧情联动、创意开发等,同时也可通过社交平台,收集游客建议,快速迭代产品,维持吸引力。
强化服务与口碑管理
各地应积极改善硬件条件,提高旅游目的地的便利性,提升游客体验。如景区限流、停车难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避免“流量来了接不住”,通过优质服务提高复游率。
《哪吒2》的火爆印证了“文化IP+旅游”的积极效应,其核心在于以创新表达激活传统资源,以技术手段拓展消费场景。这不仅是一次票房胜利,更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IP的全球吸引力。随着《哪吒2》海外上映的热潮,其文旅外延效应或进一步辐射国际市场,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入境游的桥梁。这场由“魔童”掀起的文旅旋风,正以文化为核,技术为擎,推动着中国文旅市场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