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爆火的油柑是何物,有何功效?养生做法有哪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爆火的油柑是何物,有何功效?养生做法有哪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267876.html

油柑,这种先酸后甜的神奇水果,近年来因新式茶饮而走红全国。它不仅口感独特,还承载着浓厚的潮汕文化记忆。让我们一起探索这种被誉为"刮油神器"的水果,了解它的科学原理、传统食用方法以及现代创新应用。

大毒物家族里的小美食

油柑学名余甘子,又叫滇橄榄、油甘子、米含、望果、木波,是大戟科叶下珠属的植物。大戟科的植物在我们身边还算蛮常见的,比如产橡胶的橡胶树、差点毒死川普的蓖麻、著名泻药巴豆、最近超火的木薯等等。


油柑本柑|图虫创意

大戟科植物中常有大毒物,比如已知有毒植物中毒性最强的好望角毒漆(Hyaenanche capensis),在产地非洲南部被土著居民用来做毒箭杀鬣狗,那叫一个霸气。相比之下,虽然酸涩又麻嘴(因为富含维生素C而导致)的余甘子,实在有点卑微。

余甘子虽然把自己包装成了又酸又涩的样子,但其实无毒无害可供食用。因此在我国很多产地,如广东、福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江西、台湾等地均为人们所食用。


长在树上的油柑|图虫创意

为什么能先涩后回甘?

第一次尝试油柑的小伙伴,多半会被它又酸又涩的味道给吓到。其实只要你"熬过"这一阵刺激,它的回甘绝对会让你印象深刻。

余甘子之名,也正是由这个初食极酸涩,良久乃甘的特性而来。回甘一词,多在喝茶时出现。入口时苦涩味席卷味蕾,待到苦涩味慢慢淡去,口腔内便有丝丝缕缕的回味涌现,随着时间推移,那甘甜滋味越发明显,最终完全盖过苦涩。饮一口茶,滋味悠长萦绕唇舌之间。


油柑的涩味来自果实中的高含量单宁

单宁是一种多酚物质,也是植物的防身,在未成熟的果子、红酒或者茶中都有,可以有效赶走讨厌的蚜虫或者鸟类。我们食用时,也会感觉到非常明显的涩味,且口中还会有持久的干燥和起皱感。

很多我们熟悉的食物中的涩味都来


单宁是衡量红酒品质的一大重要因素

苦也多酚,甜也多酚。回甘的出现,大概也是因为多酚。接受度比较高的一种猜想认为,多酚跟口腔中的蛋白质结合后,会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口腔肌肉因此收缩发紧,产生涩感;而一段时间后,这一层薄膜逐渐破裂,口腔肌肉恢复了,生津回甘的效果就出现了。

总而言之,油柑的奇妙口感并不是心理作用。


油柑喝起来是真的先苦后甜

至于油柑为啥让人"一泻千里"?一是单宁多,单宁太多,在胃酸作用下和蛋白质形成不可溶的沉淀物,累积了就容易拉肚子;二是纤维也多,容易促进肠道蠕动。不过这个事儿也看个体差异,有人喝了一点儿反应没有,找谁说理去?

油柑怎么吃?

在火遍全国之前,油柑只是在原产地的人们的唇舌间挥洒着酸与甜。常见做法如蜜饯、干果,还有加盐、糖、甘草腌制的甘草油柑,甚至还能以干果之态入药。此外,酸嘢中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在炎热的天气里,一口酸爽,真是比什么都解暑。酸嘢里的油柑口感不脆,再加上本身口感粗糙,我觉得嚼出汁儿尝尝就行。


我买的酸嘢中有油柑

用油柑做果饮是最近最火的做法。以茶水混着油柑打碎过滤之后,茶的清香和油柑的甜相得益彰。不过,即使是过滤后,单宁依然会干坏事,刚做出来的油柑果汁很澄澈,一旦放太久就会出现沉淀,因此一定要及时装进肚子里。

放久之后的沉淀|作者摄
而刚做出来的就很清澈


刚做出来时的油柑汁

在顺德喝到的油柑,看这个包装大概是仿奈雪。但因为比例合适,喝起来其实比奈雪普通版本清爽。个人觉得这个比奈雪的油柑更清爽|作者摄

除了买,自己复刻一杯油柑茶也不难。某宝搜索油柑+甜种关键词,就能买到不错的果子。不过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一杯放10颗左右就够了(不要学广告里的66颗或者55颗,我觉得不现实);油柑去核,过滤,口感更佳;冷饮口感更佳。

我自己试了两个配方,更推荐第二种。

  • 配方1:冷萃龙井+油柑
    我用了冷萃龙井搭配15颗去核油柑,但因为忘记过滤,口感稍微有点粗糙。因为一杯容量不大,所以15颗稍显多了些,再加上龙井本身也是苦一点的茶,整体口味都是重酸涩的。不太适合初尝者。


这一杯酸涩味比较重

  • 配方2:炒红茶+过滤油柑
    白砂糖和茶叶小火炒至出焦糖,之后再加水煮沸,冷却过滤后和10颗去核油柑一同打碎过滤。这一杯,是我尝过的所有油柑果饮中味道最均衡的一款。


这杯就比较均衡了

如果是第一次尝试或者想要在家复刻不翻车,不妨试试第二个配方。糖和茶叶的比例全看心情,我大概是1.5:1,茶叶就是普通的锡兰红茶,期待大家的反馈~

趁着油柑还没过季,求你一定要尝一尝!夏天的无糖汽水要怎么选?今年新出的樱花口味有好吃的吗?潮汕人从小吃到大的油柑,这个夏天怎么突然火了?夏天到了越来越多的茶饮新品上市。但要问2021年新式茶饮,第一个爆款是啥?都写在热搜上了!而且这款果茶的出圈原因有“亿点点”奇葩。神奇功效一经传开,反而吸引了更多人特地尝试。甚至,减肥一族把它当成了“刮油神器”经此一役,不仅油柑茶走红奶茶界,油柑这种小众水果,令不少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但在潮汕地区,这种看似不起眼的青果子,几乎是每个潮汕人从小吃到大的水果。而且爱吃懂吃的潮汕人,还在这小果子身上挖掘出了N种吃法。一颗看似平凡的油柑,却发挥着数不清的作用,更承载着一份潮汕的传统文化。火出圈的油柑其实是潮汕人家里的必备果在茶饮品牌盯上油柑之前,油柑实打实地称得上是“小众水果”。即使是长期生活在两广的人们,也未必熟悉油柑。但在对它情有独钟的潮汕人心中,油柑不仅是闲暇零嘴、童年回忆,更是一听名字就会流口水的存在!油柑先涩后甜的口感,让很多潮汕人欲罢不能。酸涩与回甘强烈,但只要你忍过了前面的酸涩,便会爱上过后舌尖上升起的甘甜滋味。回甘余味悠长,这也是油柑名字里柑(甘)的由来。油柑在潮汕人的家里十分常见,吃了油腻东西的时候,嚼两颗油柑,酸爽回甘,解腻醒脑,清新口气,配着功夫茶喝更是美滋滋。潮汕人不仅会将油柑酿制成水果茶,还能腌制成咸果子,甚至连它的叶子晒干后,还能作为枕头的填充物,夏天枕着入睡,想必能做个清爽的美梦吧。懂吃的潮汕人,还会花样吃油柑,不同人都有不同的方法。甘草油柑这大概是潮汕爸妈们哄小孩子吃油柑的通用方法。油柑和盐、糖、甘草一起腌制脱离了酸涩,吃起来甜丝丝的。煮油柑水将油柑充分舂碎,煮成油柑水饮用,甘甜入喉还有消食健胃的功效。油柑蘸酱油,热爱水果蘸酱油的“胶己人”也没放过油柑,有了咸味的缓冲和衬托,油柑回味愈发清甜煲汤,鸡汤、排骨汤......煲之前放几颗拍碎的油柑既能中和肉类的油腻腥味,又能为食材增加独特的甘甜果香猪骨白贝油柑汤,油柑咸柠七,据说这是本地人强推的喝法。咸柠七里加几颗油柑,酷热的夏季咕噜咕噜喝几口,让你一秒体验到飞上天的感觉其实,在油柑果茶还没火起来之前,用油柑做饮品在潮汕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年轻一代的潮汕人,为了让更多人接受潮汕这种特色水果,还把它和时下流行的柠檬茶、气泡水、咖啡作创新融合,也赢得不少外地朋友的青睐。油柑,真·“刮油神器”?再说回爆火的网红饮品,号称“刮(cuàn)油(xī)神器”的油柑果茶,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有人一喝就会拉肚子呢?其实,油柑属寒凉性水果,富含单宁、酚酸类物质,本身就可能引起腹痛腹泻。而让不少人“中招”的网红饮品一瓶含66颗油柑,官方从一开始就提醒大家:“部分朋友初食可能会出现腹泻等不适情况”。商品详情页清晰写着“部分人群初次食用可能会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不建议儿童以及肠胃不适等人群饮用”而让不少减肥人士跃跃欲试的“刮油神器”,真的能通过拉肚子实现减肥吗?事实上,不仅不能,还会引发疾病。拉肚子只是将身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排解出去,并没有实质的减肥功效。腹泻如果不及时正确对待的话,会造成身体微量元素的流失,如果再加上气温的影响,则很容易导致身体脱水。也就是说,油柑的确可能引起腹泻,却没有那么神奇的“减肥效果”。被“误解”的油柑真正的营养成分,是多种游离氨基酸和丰富的维C,此外还有含量极高的钾元素(K),而钾可以促进胃酸的产生,帮助消化。2002年,油柑(余甘子)还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果实富含丰富的丙种维生素,供食用,可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治咳嗽、喉痛,解河豚鱼中毒等。”“丑小果”的逆袭油柑是怎样征服潮汕人的?在潮汕地区,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数桃数李,数唔到油柑做果子”。这是因为以前在潮汕,桃、李算不上高档水果,一般不作供品,油柑更是如此。但是如今,每年中秋节临近的时候,油柑就非常热销,还会出现在很多潮汕人家拜月的供桌上,外表实在称不上好看的油柑,却凭着“内在美”成功为自己正名,并且带着一层永久的情怀滤镜,在潮汕人的记忆里闪闪发亮。在外地,油柑不像家里那么常见和好买,但对在外打拼的潮汕人来说,看见油柑或是尝到它的味道,就像回到了老家一般亲切。或许,在他们心里,油柑也不仅只是家乡的特色水果,还承载着很多人柔软又美好的童年回忆。小时候,家里茶盘旁时常放着一袋油柑,和长辈们边聊天边喝茶,再配几粒油柑,就能消磨一段夏日午后的无聊时光。而小学学校门口,阿叔推着小车卖用报纸装着的油柑,外层还裹着一层糖,和小伙伴分着吃一毛钱几颗的小果子,现在想起来也觉得甜滋滋的。而因为油柑味道的奇特,所以在它有一大批“忠实粉丝”的同时,也有一大批人对它毫不感冒,唯有潮汕人爱它爱得深沉。先苦后甜的味道,实在让人难以忘怀,意犹未尽。也许潮汕人那股不怕吃苦的拼劲,也是这么从小锻炼出来的吧?千帆过尽,苦尽甘来。踏实拼搏,才能有更多惊喜吧?

来源:吃货研究所, 广东科普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