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价格线上线下差异大,过度追低不可取
名酒价格线上线下差异大,过度追低不可取
一家线下酒类销售商店货架上摆放的白酒
2025年1月15日名酒销售价格对比表
按照惯例,临近春节,白酒行业将迎来一年中最旺的销售高峰,而且还会伴随此起彼伏的涨价潮。如今,距离春节已不足半个月时间了,白酒行业似乎是平静如水,而且还传出了部分名酒“破价”的声音。真的是这样吗?
调查:不同销售平台名酒销售价格各不相同,差异明显
1月15日,就网传“破价”的部分名酒,记者对各网络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分别进行了调查。为了方便对比,本次调查只选择了名酒的主流产品,如贵州茅台53%vol 500ml 飞天茅台,五粮液52%vol 500ml 第八代五粮液,剑南春52%vol 500ml水晶瓶剑南春。而且,平台上有单瓶报价的直接采纳,没有单瓶报价的按相应规格换算为单瓶价格,均取最低报价。
从该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名酒在不同销售平台的不同店铺中,销售价格参差不齐,各不相同,差异较为明显。
以五粮液为例,京东的报价是809元/瓶(光瓶五粮液)。拼多多报价是849元/瓶(5天前拼多多最低报价还是807元/瓶),酒仙网报价是930元/瓶,实体店售价是910元~930元/瓶。
国窖1573,京东店铺最低报价是849元/瓶,拼多多报价是774元/瓶,酒仙网报价是800元/瓶,实体店报价是890元/瓶。
水井坊臻酿8号,京东店铺报价是310元/瓶,拼多多报价是298元/瓶,酒仙网报价是399元/瓶,实体店报价是350元/瓶。
分析:“破价”现象并不存在,实体店价格已微涨
看了上述“名酒销售价格对比表”,长年从事烟酒销售的杨先生笑着说:“不存在名酒‘破价’之说,反而是离春节近了,个别名酒价格开始微微上涨。”
杨先生说,从经销商拿货价来看,五粮液已经从前几天的880元/瓶,上调到现在的910元/瓶。还有“茅”系产品,也都呈现出价格上浮的走势。
那么,为什么五粮液在有的电商平台上还是800元出头?杨先生说,网络平台给商铺有补贴,而且补贴力度很大。据他了解,有的单瓶补贴150元。比如一瓶酒的实际售价是900元,平台给予150元补贴以后,即使卖800元还有50元的毛利。
因此,网络平台上还出现了自卖自买的怪现象。杨先生透露,有些商家比较短视,看见利益就上,加上现在市场行情不太好,他们便在暗地里采取自卖自买的方式,这样虽然酒没有卖出去,但是可以通过平台补贴套取一部分“利润”。
前些年,不到农历腊月,酒业市场已经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却非常平静,旺季为何不旺?对此杨先生苦笑道,大家都知道,今年整体行情确实不好。在他的记忆里,以前春节前两个多月,进货、拉货的车辆都已经排成了长队,今年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倒是很贴切。让人不知所措的是,这种情况目前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分析:同一款酒在不同店铺售价有差别很正常
从该“名酒销售价格对比表”可以看出,同一款酒,因为在不同平台不同店铺中销售,售价却各不相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河南酒业人士孙先生直言,不同平台售价不同很正常。现在酒业市场行情普遍不好,窜货、甩货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价格差别基本上都是由窜货、甩货造成的。
“为了防止经销商窜货,有些厂家都这样教导经销商:窜货就是无耻,背叛就是无能。”孙先生说,现在这市场行情,活下来才是王道,窜货可以快速回笼资金,不窜货只会过得更惨。
而且,窜货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厂家。同样的产品,厂家对于不同区域的经销商给出的价格不尽相同。因此,就出现了低价且不畅销的区域的货物,当然要向高价且畅销的区域流动。
孙先生说,还有个原因就是商家在甩货,有些经销商觉得自己快要经营不下去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只能以低价甩货的形式回笼资金,也实属无奈之举。
“不同店铺的拿货渠道不同,也会出现价格上的偏差。”孙先生说,他了解到郑州有一家酒连锁店,店内的名酒价格普遍比别的地方低,但他们的赢利点在于开发产品。他们把名酒变成了引流产品,同样也能赢得消费者的追捧。
分析:买酒不可过度追求低价,谨防上当受骗
调查中,记者发现有些平台上的名酒售价明显低得离谱,但仔细一看,每瓶平台给予补贴200多元到2000多元不等。这种补贴可信吗?
“不能全信。买家没有卖家精,消费者千万不要‘占小便宜吃大亏’。”酒业老兵吕先生说,以他的经验,有些补贴是可信的,有些补贴是杜撰的。有些平台并没有补贴,但是商家会以平台补贴的名义骗取消费者的信任,然后顺理成章地兜售假冒产品。
吕先生提醒,长期以来,名酒是假冒产品最为泛滥的领域,只不过是现在从线下转到了线上。试想,如果线上线下卖的都是真酒,价格又有那么大的差别,那么谁还会到线下购买?
在这方面,郑州市民魏先生曾经有过一次经历,他看到网上卖的茅台酒才600多块钱一瓶,而且附有照片。于是,魏先生把照片发给一位名酒鉴定专家看,称:“这绝对是假酒吧,才600多一瓶。”专家一看急忙说:“可不能说这酒是假酒,照片上的酒是真酒。”
对此,吕先生解释说,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买酒的时候,面对的并不是单一的网络平台,而是在网络平台上一个个开设店铺的商家。他们完全可以展示真酒照片,发出的货物存在较大的变数,是真是假就要看商家的诚信程度了。
吕先生表示,无论在任何平台买酒,消费者都不要过度追求低价酒,低价名酒更需要引起警惕。想要买得放心,一定要选择那些可以信赖的销售渠道购买。
本文原文来自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