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微创切除肺结节有高招,一根“神针”精准定位
【影像技术】微创切除肺结节有高招,一根“神针”精准定位
肺部长有高危小结节,怎么办?
胸腔镜微创手术手术切除。
但肺那么大、结节那么小,手术医生能做到精准切除吗?
近日,某医院医学影像科与胸心外科合作实施CT引导下肺结节“神针”定位,帮助50岁的刘女士顺利切除7mm的高危小结节,术后的她已快速康复出院。
几个月前,50岁的刘女士在某医院体检,胸部CT检查时发现右肺有一颗7mm的小结节,近日复查发现该结节密度稍增高现象。经胸心外科谭棠基主任医师带领的肺结节团队会诊,综合考虑该结节具有高危险度,建议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拆除”这颗小结节。经过沟通,刘女士同意微创手术治疗方案。
但这颗小结节犹如一颗微小炸弹藏在一个房间内,胸腔镜与小炸弹之间好像隔了一堵墙,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才能让胸腔镜快速准确地找到这颗微小炸弹把它拆除?胸腔镜微创手术当天,谭棠基主任医师把刘女士送到CT室,与医学影像科主任黄洲带领的团队联手,在CT实时引导下,采用一支小小的“神针”穿刺这颗小结节,把一颗定位器放在这颗小结节旁边,这颗小结节就犹如被北斗系统精准地定位了,整个过程仅30分钟顺利完成。“神针”定位完成后,刘女士被送到手术室行胸腔镜肺结节切除,因有了定位神器,术中肺结节很快被找到并被精准切除。术后,被切除的肺结节病理结果为微浸润腺癌、是早期的病变,因为早发现、早治疗,术后刘女士恢复良好,第二天就能起床走路,术后快速康复出院。
其实,不少人在体检过程中都查出过肺结节,大量文献报道我国CT体检发现肺小结节检出率占20-40%。“一旦发现肺结节,我们该怎么办?”大家可能会很纠结和烦恼、甚至寝食难安。黄洲提醒,国内外文献报道肺结节80%都是良性的,所以发现肺内结节也不需要太担心,但是需要重视它,了解它是否具有一些危险性,危险的程度到哪一个级别,如果属于高危险级别,就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处理。
怎样判断肺结节危险级别?
黄洲指出,这就需要应用到CT这颗“火眼金睛”了。如果首次CT检查发现肺结节为高危险度,规范为3个月内复查一次,如果结节有变化或增大了,就需要考虑外科手术;如果首次CT检查发现这颗结节为中危险度,需要6个月复查一次,低危险度结节需要12个月复查,通过复查跟踪判断结节危险度有没有升降。即使判断为高危险度结节,也无需太担心,最重要是早发现、早治疗。
谭棠基表示,现在胸腔镜微创切除肺结节已经实现了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即便像吴女士这样肺里面隐藏起来的毫米级的小结节,在CT引导下进行术前“神针”北斗精准定位下,结节也无所遁形。
目前,某医院医学影像科已与胸心外科联合开展肺小结节“神针”定位技术,利用CT的火眼金睛结合“神针”为肺结节术前定位,对病灶精准的定位保证了切除精准、快捷、损伤少、康复快。2023年,两个科室已合作完成了30多例肺结节胸腔镜术前“神针”定位并顺利完成微创手术,其中1例患者更是一次性完成了肺内3个小结节的精准定位,为术中肺组织切除小,损伤小、切除效果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