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古异兽:修蛇,巨蟒,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古异兽:修蛇,巨蟒,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1346138855_503c72e700101gur8.html?from=history

修蛇,又称巴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巨蛇,其形象在《山海经》等古籍中有着详细的记载。

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根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修蛇以吞吃过往的动物为生,甚至曾有过生吞大象的壮举,且需三年时间方能吐出其骨架。这一传说不仅展现了修蛇的庞大与强悍,也衍生出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成语,用以比喻人的贪心不足。

根据《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在神话故事中,修蛇不仅是自然界的霸主,也是人类需要面对的挑战。由于修蛇时常袭击人类,黄帝派遣了英勇的后羿前往斩杀。后羿凭借精湛的箭术和不懈的追击,最终将修蛇斩为两段,其尸体化为了一座山丘,即巴陵。

这一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展现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智慧。

东夷和苗蛮两大集团斗争的痕迹,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岁月,在西汉时的《淮南子》和后来的巴蛇冢、巴蛇庙等方面还要显露出来。后来又专家考证,“洞庭”就是太湖中的洞庭山,“巴蛇”是以长蛇为图腾的部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