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雄镇东南” | 比天安门还早28年的建水朝阳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雄镇东南” | 比天安门还早28年的建水朝阳楼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0/08/43806054_1131816176.shtml

云南建水的朝阳楼,这座被誉为“小天安门”的古建筑,不仅是中国边陲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更是滇南重镇建水的标志性建筑。


朝阳门(东侧)


建水古城平面图(示意)

建水朝阳楼位于建水古城三里长街东端,为古临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楼之最(其余3座已毁)。也称东城门、迎晖门。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形同北京天安门,而又比筑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的天安门早建28年。因此,有“小天安门”之誉。



天安门(上图) 朝阳门(下图)

据记载,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军平定云南后设临安卫,筑临安卫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础上拓地改建为砖城。城有四门,东叫迎晖门,南叫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永贞门。明末战争,李定国攻占临安城,南北西三城楼毁于战火,仅存东城门朝阳楼。后虽经历多次战乱和地震,六百年至今,朝阳门依然巍然屹立,成为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祖国南陲重镇的象征。

东城门占地2312平方米,南北长77米,东西宽26米。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三层城楼又起于两丈多高用砖石镶砌的门洞之上。楼由48根巨柱和无数粗大的楹梁榫接成坚固的木构架,三重檐歇山式屋顶,高24.45米,面积414平方米,面阔26.8米,进深12.31米,五开间,环廊周通。斗拱方面,以第一层面阔方向为例,柱头科共六攒,每两个柱头科间有两攒平身科。平身科为五踩斗拱,形制不一。


朝阳门斗拱

在顶层檐下,正面(东面)悬有“雄镇东南”四个大字,一说为清代乾隆四年夏天出任临安知府的来谦鸣所题,笔力刚劲,极有气魄;其下“朝阳楼”三字匾额为清代书法家王文治书写。背面(西面)悬摹唐朝草圣张旭“飞霞流云”之狂草榜书,笔法龙飞凤舞,潇洒飘逸。



朝阳门(东面)


朝阳门(西面)

檐角挂有铜铃,铃声清脆悦耳,每当夜深人静时,悠扬深远的钟声不时打破沉寂的长夜,召唤黎明的到来。


檐角铜铃

此外,城楼上还有一座洪武大钟,大钟上有铭文“大明洪武贰拾伍年岁次壬申柒月吉日造”,即1392年铸造,被称之为“明洪武铜钟”。此钟高1.6米,厚10厘米,口径1.4米,重达一吨,铜钟表面的纹样、花式古朴、简洁、明快,钟声洪亮悠远,可传遍全城。


明洪武铜钟

铜钟上的装饰

登上朝阳楼,行在环廊上,建水古城尽收眼底,远处的文笔塔、近处的崇文塔,高处的焕文山、低处的小桂湖均历历在目。《建水州志》记载有”东楼凌汉”一景:“东城楼,高百尺,千霄插云,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初升,晖光远映,遥望层楼,如黄鹤,如岳阳,南中大观。”1962年6月16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视察其曾在滇军任营长和副团长时率部队驻扎过的建水,兴致勃勃地登上朝阳楼,并赋诗一首:“夏日访临安,放然改旧观。昔日军驻地,今日作良田。械斗之风息,人民建乐园。边疆如此固,邻友亦同欢。”

建水古城鸟瞰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建水曾经历过多次大地震,有几次全城房舍严重毁损,而拥有610年“亭龄”的朝阳楼却始终巍然屹立,笑迎古今中外的八方游客。而今,他已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建水的标志和象征,享誉海内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