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为啥观音菩萨把如来给的三个箍儿私吞了二个?
《西游记》中,为啥观音菩萨把如来给的三个箍儿私吞了二个?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为何将如来佛祖所赐的三个箍儿私吞了两个?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读者。本文将从如来佛祖的本意、观音菩萨的具体做法以及她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情节。
如来的本意
如来安排取经任务时,总共给了观音菩萨五件宝贝。一领锦澜袈裟与一根九环锡杖,观音全都给了唐僧。
如来给观音金紧禁三个箍儿及三篇‘金紧禁’的咒语时,叮嘱观音“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带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很明显,如来给的三个箍儿与三篇咒语,均是给取经人唐僧的徒弟准备的,当这些徒弟不听使唤时,唐僧好依咒语来管教。
观音的做法
在取经途中,观音料到悟空会不服唐僧管教,就依如来安排,把紧箍儿送给唐僧,唐僧用计让悟空戴在头上,同时,观音也教给了唐僧这一篇紧箍咒,好让唐僧用来管教悟空。
此后,唐僧有了这个咒语后,途中念了好多次,让悟空深受其苦,苦不堪言。这也成了唐僧三次赶走悟空最大的倚仗。
观音将禁箍咒、金箍咒分别用在了黑熊精、红孩儿的头上,这两个分别做了观音菩萨自己的守山大神与善财童子。
黑熊精与红孩儿也没在后续的取经路上出过力。这两篇咒语也可以算是观音私自笑纳,私吞挪为己用了。
搞笑的是,三个箍儿都是用来对付孩子的:调皮的猴子、熊孩子、红孩儿。长辈对付晚辈的法宝,就这碎碎念。
三位戴上箍儿的孩子,也都乖乖地入了佛门,是合乎如来本意的。
观音这样做的主要原因
观音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自己对取经团队的总体把控能力。
她认为悟空一个人的能力足够保唐僧西天取经成功。
她对八戒、沙僧的性格了如指掌,一位贪心重、好控制,一位担心再吃流沙河万剑穿心苦而谨言慎行,两位徒弟都各有软肋,都还算听话,不配享用箍儿、咒语来控制。成天嚷嚷着分行李、回高老庄的八戒,不会真的就散伙不干。说出口的不会真的做,会这样做的不会成天挂在嘴上。
两位师弟,一个猪儿一个沙,西天取经当作家。
此外,她对唐僧用紧箍咒管控悟空的次数、尺度把握不太满意。或许,观音正是看到唐僧在悟空头上用的次数过多,用的也不太合适,所以才没把余下的两个箍儿与咒语留下了吧。
观音心里盘算过,倘若唐僧有了三个紧箍咒,可能会把取经团队搞得一团乱麻,不可收拾。
唐僧只用一个紧箍咒得罪悟空、捅了娄子后,观音还好做悟空的善后思想工作,来收尾兜底。
若乱子太多了,唐僧用箍儿得罪的徒弟多,观音根本来不及灭火啊。
不得不令人多想的是,黑熊精、红孩儿背后的靠山不能说出口,观音顺带着借取经项目给他们一个正式的编制,与他们背后真正的大佬们结个善缘,大佬们对取经的助力虽然是看不见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观音也是私为公用的,一切都是为了取经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