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女真向契丹学习,以出让领土换取高丽称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女真向契丹学习,以出让领土换取高丽称臣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9/20/78320657_1142397520.shtml

辽、金、高丽三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和外交关系演变,是东亚历史上一段复杂而精彩的历史。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这段历史,从辽丽战争到女真归附完颜部,再到保州的归属问题,以及最终高丽向金称臣的过程。

三次辽丽战争后,高丽以向辽称臣纳贡为代价,确保了江东六州的领有权,高丽则将边界推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鸭绿江下游一线。辽在鸭绿江东岸筑保州等城来保持对高丽的威慑与压力。遏制了高丽的继续北拓势头。

辽朝后期,辽丽两国边界的问题较之前代稍显宽松,双方尽量宽容以待。乾统元年(1101-01-01),辽使赴高丽“请罢静州关内军营”,高丽便因昔年“辽欲于鸭江置亭子及榷场,我朝遣使请罢,辽帝听之”的故事,同样接受了辽朝的请求,撤销了静州管内的军营。

契丹的东部是女真,邻近王氏高丽的曷懒甸(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以北的摩天岭一带)居住着众多的女真部落。在完颜乌古乃时就和生女真部落联盟有联系,部分女真人已表示愿意加入生女真部落联盟。但高丽方面害怕他们归附,“恐近于己而不利也,使人邀止之。”完颜部康宗乌雅束时,“遣石适欢以星显(今布尔哈通河)、统门(今图们江)之兵往至乙离骨岭,益募兵趋活涅水(今朝鲜洪原附近),徇地曷懒甸,收叛亡七城”。至此,曷懒甸已加入完颜部为首的生女真联盟。

曷懒甸女真归附完颜部后,高丽于辽乾统七年(1107-01-01),遣尹瓘为帅,出兵北伐女真,并于女真故地筑九城,徙南届民以实之。1108年完颜阿骨打谓康宗乌雅束遣斡塞将兵与高丽战于曷懒甸,高丽兵大败,高丽睿宗不得不将所筑九城还与女真,并遣使向辽奏告。

其时女真各部名义上还都是契丹辽国的臣属,高丽北征曷懒甸女真,契丹视为是对其主权的侵犯,决不会默许。史载金仁存言:“我若东备女真,北备契丹,则臣恐九城非三韩之福也”。因此,高丽将九城归还女真,或许也是考虑了契丹的态度和压力。

辽天祚帝耽于游猎、淫酗,怠于政事,女真族越发不堪辽的压榨和统治,日渐强大的完颜部遂以纥石烈部人阿踈奔辽事件为由,展开女真反辽战争。

辽天祚帝以屡遭败绩,使东京兵马都部署移牒高丽,“于女真边界道路深入攻讨,应据人口、财产、房舍,收虏荡除”,然高丽并未响应。

金收国元年(1115-01-01)正月,完颜阿骨打正式称帝,建国号“大金”,年号“收国”。

高丽对于辽朝要其出兵协助的请求置之不理,辽朝多次催促亦未能令高丽“勉图忠效,惟在敬从。”在天庆五年(1115-01-01)的《高丽使还赍回诏》《遣耶律义等谕高丽发兵攻女直诏》中,天祚帝就已经令高丽“以卿地邻贼境,职守侯藩,特谕整戎”。“况尔兵戎,早经点阅,便可即时而先出,毋或相应以后时”。

高丽无动于衷,天祚帝越发不遗余力拉拢高丽对抗女真。“保州”是辽圣宗为控厄高丽在鸭绿江东南岸修筑的一座军事重镇。高丽屡次请求毁弃,皆为辽朝拒绝。至此,为挑起高丽与金的争端,天祚帝谕高丽王敕曰:“保州本高丽地,高丽收之可也。”

面对天祚帝以保州为酬谢的请兵要求,高丽审时度势,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是契丹、女真双方极力拉拢的对象,保州可得,保州必得,但不该从契丹人手里获取,以免粘上晦气,因为大辽国已行将就木。

之前女真联盟与高丽的关系,变为金朝与高丽两国之间的关系。

辽天庆六年(1116-01-01):“金主阿骨打遣使阿只赴高丽,高丽亦遣使如金,请金主还其抱州城,曰:'抱州本吾旧地,愿以见还’”。

次年三月,金兵攻取抱州,遂袭来远城,来远统军耶律宁粮尽援绝,遂弃城泛海遁,以来远、抱州二城归高丽。

抱州,即保州(今新义州),是辽朝三征高丽之时,修筑的一个州城。保州位于鸭绿江东岸,是高丽与鸭绿江下游交通的咽喉重地,是辽国控制高丽的桥头堡。高丽得保州,举国欢庆。

金国将保州送给高丽,是出于外交上的考虑,当时的金国必须避免与高丽冲突,金国要全力以赴地灭辽。辽保大五年(1125-01-01)二月,天祚帝在夹山为金兵擒获,辽国灭亡,正式宣告了辽与高丽关系的终结。是年五月,高丽遣使如金,然“金以国书非表,又不称臣,不纳”。

辽既灭,金太宗多次提出高丽称臣的要求,对此,高丽群臣纷纷反对,甚至有人主张联合北宋伐金。金天会四年(1126-01-01),高丽王仁宗主持百官会议,专题讨论“事金可否”一事。众言:“不可”。但李资谦、拓俊京认为:“金昔为小国,事辽及我。今既暴兴,灭辽与宋,政修兵强,日以强大。又与我境壤相接,势不得不事。且以小事大,先王之道。”

仁宗认为,以小事大,既然先王中有例可循,并且在新的形势下,不宜继续拖延,故不能不接受上述意见,又经太庙筮事,得到确认,遂于是年夏四月,高丽终于“遣郑应文,李侯如金称臣上表”,并献方物,从此高丽对金的臣属关系确立,金丽朝贡制度也随之建立。

金取代了辽在东亚和朝鲜半岛的宗主国地位,东亚政治秩序也由此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改变,即十二世纪初,金不仅迫使高丽称臣纳贡,而且也迫使以汉族为主体的宋政权南迁,并向金上表称臣,金由此而成为东亚国际秩序的中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