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步电压安全体验
跨步电压安全体验
跨步电压是电力安全领域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当人体在电流流散区域行走时可能遇到的触电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跨步电压的科学原理、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有效的预防和救援措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安全知识要点。
科学原理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做负电。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电的发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由它产生的动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释放,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还会在黑暗中探索。但是不懂得安全用电知识就容易造成触电身亡、电器火灾、电器损坏等意外事故和灾害,所以,“安全用电,性命攸关”。
什么是跨步电压?
当架空线路的一根带电导线断落在地上时,落地点与带电导线的电势相同,电流会从导线的落地点向大地流散,形成一个电势分布区域,离落地点越远,电流越分散,地面电势也越低。在电势分布区行走的人,其两脚之间就形成了电压,叫跨步电压。如果人站在距离电线落地点8~10米以内,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种触电叫做跨步电压触电。人受到跨步电压时,电流虽然是沿着人的下身,从脚经腿、胯部又到脚与大地形成通路,人受到较高的跨步电压作用时,双脚会抽筋,使身体倒在地上。这不仅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流增加,而且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改变,可能流经人体重要器官,如从头到手或脚。相关事件证明,人倒地后电流在体内持续作用2秒,就会致命。当一个人发觉跨步电压威胁时,应赶快把双脚并在一起,然后马上用一条腿或两条腿跳离危险区。
拓展知识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形式:电击、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的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人体发生抽搐和痉挛,失去知觉;电流也可能使人体呼吸功能紊乱,血液循环系统活动大大减弱而造成假死。如救护不及时,则会造成死亡。电击是人体触电较危险的情况。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如电弧造成的灼伤;电的烙印;由电流的化学效应而造成的皮肤金属化;电磁场的辐射作用等。电伤是人体触电事故较为轻微的一种情况。
跨步电压的预防
电压预防:应增设接地极改变跨步电压。增设垂直接地极对于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一是垂直极的引入,降低了地电位升(GPR),而接触及跨步电压均与GPR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是因为增设垂直极后,大部分故障电流通过垂直极流入大地,相应减少了水平导体的散流量,因此地表面的水平方向电流密度大大减少,造成水平方向电场强度大大降低。
周边路面预防:为了避免跨步电压对人身的伤害,接地网外缘应该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如仍不能满足跨步电位差的要求,可敷设水平均压带。接地网边沿经常有人通过的地方,可铺设砾石或沥青路面,也可敷设均压带。
人员预防:如果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雷雨天气时,也要尽量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伤害,如果在周围有落雷、周围有不均匀电压分布的紧急情况下,应赶快把双脚并在一起,然后马上用一条腿蹦离危险,逐步离开跨步电压区。
触电的救援措施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抢救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失措,束手无策。
- 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 用绝缘物品挑开或切断触电者身上的电线、灯、插座等带电物品。
- 保持呼吸道畅通。
- 立即呼叫120急救服务。
-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坚持长时间进行。
- 妥善处理局部电烧伤的伤口。
关联人物
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 (又译班哲明·富兰克林) ,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著名政治家、物理学家,同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本杰明·富兰克林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曾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评价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