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这个小区的创新模式值得借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这个小区的创新模式值得借鉴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kpfans.com/article/Kv6QZk0Q5j.html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如何有效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治理是一个普遍性难题。本文以成都市某商住小区为例,分享了一个创新的治理模式:通过培育儿童自组织,逐步引导家庭关注并参与小区治理。

小区现状分析

小区环境及背景

该小区共有3981户,自2017年交房以来,已入住2500余户。然而,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发生了多起因地面停车场、地下车库收费、售楼部改建成医院等引发的冲突事件。此外,小区还存在高空抛物、宠物粪便、装修噪音等不文明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小区居民特征

这是一个典型的刚需楼盘,居住着来蓉上班的上班族和帮助子女带孩子的老人。尽管居民素养参差不齐,但大多数家庭都十分关注儿童成长。这种共同的关注点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切入点。

小区资源分析

小区内主体多元,包括业主、物业、自管会、自组织、社区、商家等。小区紧邻中小学校,周边聚集着各类商家和培训学校。物业积极主动承担并解决问题,为社区治理提供了良好基础。

商住小区居民参与困境

缺乏同伴支持

小区内居住的大多是买房上班的年轻人及帮助带孩子的老人。受地域关系的影响,居住的老年人大多认为“这里是我孩子的家,不是我的家”。而年轻人由于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家庭责任等原因,参与度较低。在陌生的城市环境中,缺少同伴支持,使得居民的小区治理参与过程很难持续。

缺乏参与平台

虽然小区内不乏热心居民,但由于缺少明确的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参与居民逐渐流失。业主们虽然有很多建议,但不知道该找社区还是物业,缺少明确的参与平台,使得建议难以付诸实践。

时间与意识问题

一方面,商住小区的居民常常忙碌于工作和孩子,很难抽出时间参与小区建设;另一方面,小区居民的“业主意识”较强,往往将关注点聚焦于“物业应该做什么”,而忽略了作为小区居民的义务。

家庭参与小区治理的四个关键性步骤

家庭参与规范性建设

通过引入培仁教育集团专业老师和四川广播电视台专业主持人,开展系列性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普通话、主持礼仪、站姿、坐姿、走路礼仪、口腔力量练习、气息训练等。通过一系列的专业训练,让家长看到平台的专业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家庭参与职业性建设

通过规范性、仪式感服务,让参与培训的小主持家庭形成“活动不止是兴趣爱好,而是孩子职业体验”的意识。为通过培训的小主持发放定制工作牌,购买直播礼服,并进行责任划分、工作排班等,加强团队凝聚力。

家庭参与主动性建设

将每月直播主题进行公示,并要求小主持自主收集直播素材,撰写直播文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积极配合小主持,共同完成直播任务,逐渐开始关注小区现象,并与小主持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家庭参与责任性建设

抓住新冠病毒疫情机遇,赋予小主持家庭更多的责任,让小主持家庭肩负起协助社区,宣传防疫知识的职责。通过规划【春天直播间--防疫系列】的每期主题内容,邀请直播家庭在家完成素材收集,与社工讨论素材规划,完成视频录制。

经验总结

  1. 重视内部支持网络建设:通过团队互动,为团队成员找到同伴,形成内部支持网络,保障参与家庭的积极性。

  2. 多元化新媒体平台运行:采用直播和录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公众号、抖音号等自媒体平台发布内容,有效调动更多居民关注。

  3. 完善培训后的实践平台:保障每位小主持每月拥有1次主持实践机会,满足家长期待。

  4. 发挥家长主观能动性:通过发布主持任务,引导家长陪同小主持共同完成任务,逐渐关注小区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这个案例展示了通过儿童自组织培育,逐步引导家庭参与小区治理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小区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还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为其他社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