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wer010研究:阿替利珠单抗引领可切除NSCLC免疫辅助治疗新模式
IMpower010研究:阿替利珠单抗引领可切除NSCLC免疫辅助治疗新模式
辅助化疗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标准治疗方案,然而患者5年总生存期(OS)率提升仅5%左右,临床获益十分有限。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辅助治疗策略。
近日,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美国圣地亚哥隆重召开。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瓦尔德希伯伦大学医院的Enriqueta Felip教授团队公布了IMpower010 研究5年随访数据——阿替利珠单抗 vs 最佳支持疗法(BSC)治疗Ⅱ-ⅢA期NSCLC的Ⅲ期研究结果。此次发布的数据再次证明了阿替利珠单抗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中的显著疗效,增强了医生对免疫辅助治疗模式临床应用的信心。
图1 大会摘要截图
IMpower010研究引领NSCLC走入免疫治疗新纪元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早期NSCLC的首选治疗方案。如何进一步提升手术的疗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或死亡风险,延长患者生存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话题。辅助化疗是临床常用的标准治疗手段,但其效果有限,患者5年OS率提升仅约5%,死亡风险仅降低约10%。特别是在PD-L1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化疗方案的局限性愈发明显。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辅助治疗策略。
IMpower010研究于2021年6月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上首次公布研究结果,证实阿替利珠单抗组较BSC组显著改善PD-L1 肿瘤细胞(TC)≥1% Ⅱ-ⅢA 期NSCLC中的无病生存期(DFS),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34%(HR=0.66,95%CI:0.50-0.88),3年DFS率为60.0% vs 48.2%。PD-L1≥50%人群的DFS获益尤为突出(HR=0.43)。阿替利珠单抗组的疗效同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
作为辅助免疫治疗的先驱,该研究证实阿替利珠单抗辅助免疫治疗对比BSC,显著改善了PD-L1 TC>1%的II-IIIA期NSCLC的DFS(HR=0.66) ,3年DFS率为60.0% vs 48.2%,OS呈现获益趋势(HR=0.71),5年OS率为76.8%。在PD-L1高表达 (PD-L1 TC≥50%) 亚组中,阿替利珠单抗组OS获益更为突出(HR=0.42),5年OS率为84.8%。基于该研究的出色数据,阿替利珠单抗更是唯一一个获得Ⅰ级推荐的免疫辅助治疗药物。
IMpower010数据更新,再次印证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卓越疗效
既往研究表明,IMpower010(NCT02486718)在化疗后切除的NSCLC患者中,II-IIIA期PD-L1 TC≥1%和随机化II-IIIA期人群中达到了其主要终点,即辅助阿替利珠单抗与BSC相比,DFS显著改善,但在意向性治疗(ITT)人群中未见显著改善。在TC≥50%的人群中也观察到增强的获益。在最近的DFS最终分析和OS第二次中期分析中,随访≥5 年, ITT人群的DFS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的OS相似。
在PD-L1 TC≥1%和TC≥50%的II-IIIA期人群中,阿替利珠单抗的DFS获益继续转化为与BSC相比的阳性OS趋势。本次报告了随访≥5年基于疾病和区域淋巴结状态结果,对1005例患者术后接受1-4个21天的化疗周期,并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16个周期的阿替利珠单抗 1200mg Q3W或BSC。对II-IIIA PD-L1期TC≥1%和TC≥50%人群的复发和复发后治疗部位的描述性分析。
图2 研究方案
结果表明,在II-IIIA期TC≥1%和TC≥50%人群中,与BSC组对比,阿替利珠单抗组:
- II期疾病的DFS的HR (95% CI)分别为0.77(0.52-1.13)和0.57 (0.32-1.02);IIIA期为0.66(0.47-0.93)和0.42 (0.24-0.75)(图3)。
图3 根据疾病分期和PD-L1状态各组的DFS
- 区域淋巴结(pN)状态N0分别为0.82(0.45-1.52)和0.89 (0.37-2.16);pN1分别为0.65(0.42 ~ 0.99)和0.40 (0.20 ~ 0.81);pN2分别为0.74(0.51 ~ 1.07)和0.42(0.22 ~ 0.77)(图4)。
图4 根据局部淋巴结分期和PD-L1状态各组的DFS
当EGFR或ALK改变的患者被排除在TC≥50%的人群中时,DFS和OS也出现了类似的模式(图3)。
无论PD-L1 TC≥1%和TC≥50%的状态如何,阿替利珠单抗组的总体复发率低于BSC组。且在TC≥50%的人群中,BSC组的远端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复发率高于阿替利珠单抗组。
图5 两组复发率对比
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年的随访,无论疾病分期或pN状态(倾向于N1/N2)如何,阿替利珠单抗组患者的DFS和OS改善程度都高于BSC组患者。无论PD-L1 TC≥1%和TC≥50%状态如何,阿替利珠单抗组的总复发率低于BSC组。虽然患者人数较少,但在TC≥50%的人群中,BSC组的远端和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复发后癌症免疫治疗的使用率高于阿替利珠单抗组。
小结
目前针对围手术期NSCLC患者治疗模式的探索仍在不断继续,这不仅需要大型临床研究的佐证,同时也需真实世界不断积累数据,包括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等。IMpower010研究已经为全球肺癌患者在免疫辅助治疗模式上的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疗效和出众的安全性也已为不少术后患者带去了平稳的术后生活,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更多不同类型的患者能从多样化的治疗模式中获益。
参考文献:
[1]许元元,毛锋,陈小科,等.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OL].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12[2024-09-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492.R.20240320.1529.004.html.
[2]Enriqueta Felip , et al. Atezolizumab (atezo) vs best supportive care (BSC) in stage II-IIIA NSCLC with high PD-L1 expression: Sub-analysis from the pivotal phase III IMpower010 study. Annals of Oncology (2022) 33 (suppl_2): S71-S78. 10.1016/annonc/annonc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