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牛的传说
囚牛的传说
囚牛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作为龙生九子之长子,它不仅性情温顺,还特别喜爱音乐。从《山海经》到《治世余闻》,诸多古籍中都有囚牛的记载。它常伏于琴头,欣赏世间美妙的乐音,也因此成为了各种乐器上的装饰。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囚牛,龙之子,喜音律,常伏石上,听山川之音。”
明代陈洪谟在《治世余闻》中也提到:“囚牛,龙种,性好音乐。”
囚牛作为龙之长子,性情最为温顺,不嗜杀逞狠,专好音律。它常伏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有它的雕像。在汉族的胡琴、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都能看到囚牛扬头张口的形象。
关于囚牛的传说
拯救玛雅
相传囚牛曾住在云南泸沽湖底,喜欢听彝族少女玛雅弹奏月琴。后来玛雅为救父母被迫要嫁给部落大首领,囚牛为帮好友将大首领撕成碎片,触犯天条被处死,它恳请玉帝将自己的尸身头部安置在玛雅的月琴上,永久聆听琴声。
与阿笙的友谊
有传说囚牛被年轻乐师阿笙的竹笛吸引,化身为白衣公子与其交流音律知识,助其技艺大增。但小镇突现怪事,牲畜失踪,传言与囚牛有关。实则是山林中邪恶精怪作祟,欲嫁祸囚牛以获取其神力。囚牛与阿笙联手对抗精怪,最终阿笙吹奏特殊音律唤起天地正气,破解精怪禁咒,囚牛将其消灭。
这真是一只很有意思的牛龙,感觉牛的属性较多,关联到音乐上,会想到少数民族那种高亢洪亮的音色。老祖宗果然会幻想,当然上古时代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就是记录了。
九子性情特点
囚牛: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
狻猊(suān ní):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
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
蚣蝮(gong fu):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
螭吻(chī wěn):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椒图:形状似螺蚌,性好闭,铺首衔环是其形象;
嘲风:喜好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
赑屃(bì xì):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睚眦(yá zì):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
本文原文来自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