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育碧困局:大厂游戏开发的商业化与创意失衡反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育碧困局:大厂游戏开发的商业化与创意失衡反思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8640802_362225/?pvid=000115_3w_a

育碧,这家曾以《刺客信条》《波斯王子》等大作风靡全球的游戏巨头,近年来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从昔日的玩家宠儿,到如今饱受诟病的对象,育碧的风评经历了断崖式下滑,其背后的原因复杂且深刻。

成立于1986年的育碧,起初以游戏分销业务起家,随后凭借一系列金牌IP在游戏界站稳了脚跟。然而,进入新千年后,育碧的游戏品质开始受到质疑,其“育碧罐头”的称号不胫而走,指的是其游戏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开放世界的任务设计、地图解锁方式等几乎如出一辙,让玩家感到审美疲劳。

与此同时,育碧的商业模式也备受争议。为了保持稳定的收入流,育碧采取了年货化的策略,即以年为单位大量推出3A级游戏。然而,这种策略虽然保证了游戏的数量,却牺牲了质量。玩家开始抱怨游戏缺乏新意,任务重复度高,主线故事臃肿不堪。尽管如此,育碧的热门IP续作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销量,但这也只是饮鸩止渴。

育碧的内部管理同样问题重重。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员工数量激增,但运营效率却日益低下。高昂的用工成本成为了育碧的一大负担。育碧在近年来引入了大量的DEI(多样性、平等和包容性)人员,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导致了游戏设计的扭曲,一些作品的主角设定和剧情走向备受争议,进一步损害了公司的口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