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绳金塔:千年古塔的传奇故事
南昌绳金塔:千年古塔的传奇故事
南昌绳金塔,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为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年)建造,据传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和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因此得名绳金塔。
绳金塔是南昌古城的象征之一,传说中塔下埋藏着一块神奇的宝地。据说在很久以前,一位高僧云游至此,发现此地有龙脉之气,于是在此修建了绳金塔并埋藏了宝物。这宝物能保佑南昌百姓平安吉祥。因此,绳金塔成为了南昌的重要地标,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绳金塔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南昌市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标志性古建筑。相传,古时候南昌城内三湖九津,江河纵横,南昌城像一个飘摇于汪洋之上的“木排之地”,在这块“木排”之下,常有蛟龙作怪,闹风、水、火三灾,因此,南昌城灾难频仍,南昌城被烧得满目疮痍,几成废墟。
绳金塔的历史变迁
绳金塔历经沧桑,屡兴屡毁。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绳金塔多次建筑。第一次重建是在元末明初,当时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南昌,绳金塔毁于兵火之中,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第二次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因1709年塔体长期失修而“全仆于地,无一瓦一椽存矣”。
此后,绳金塔在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年(1822年)、同治七年(1868年)多次重修,但于光绪二十二年(1886年)遭受雷击起火,部分木质结构被焚毁。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绳金塔又经历了一次劫难,仅存砖砌塔体及葫芦形塔刹。
绳金塔的建筑特点
绳金塔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始建于唐代,经过多次重修,现在的塔身为清代乾隆年间重建,高50.86米,共七层。塔身采用砖石结构,外表涂以朱红色,显得庄重而又不失华丽。塔的每一层都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技艺。
绳金塔的文化内涵
绳金塔不仅是南昌市的重要地标,也是南昌市著名的古迹和佛教文化圣地。此外,绳金塔还与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有关。八大山人,本名朱耷,是清初“四大画僧”之一。他在游历南昌绳金塔和珠林庵时创作了《山水轴》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悟。
绳金塔周边景点
南昌市的其他著名景点还包括滕王阁、八一起义纪念馆、秋水广场喷泉、梅岭风景区、龙虎山景区等。其中,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大诗人王勃曾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句。登上滕王阁远眺,宽阔的江面上舟帆点点,波光闪闪,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则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南昌起义的重要事件。南昌八一广场是南昌市中心的标志性地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南昌洪都古城则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物,展现了南昌悠久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