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包载槲皮素,在低pH条件下分解二硫键调控药物释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包载槲皮素,在低pH条件下分解二硫键调控药物释放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Tanshtech/article/details/144444700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材料,因其独特的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在药物递送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将介绍MSNs负载槲皮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低pH条件下的药物释放机制,探讨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产品信息

  • 中文名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包载槲皮素
  • 保存条件:4℃保存
  • 表征方法:DLS、Zeta、TEM、载药率、包封率和释放曲线等
  • 修饰与包裹:脂质体表面标记荧光,耦联多肽、甘露糖、蛋白、抗体和其他靶向分子;可以包裹核酸等

材料特性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一类具有规则孔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这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载体。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槲皮素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修饰的方式被加载到MSNs的孔隙中,为了实现靶向释放和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在MSNs表面或孔道内引入了二硫键(-S-S-)连接分子,这些二硫键能够在低pH环境下断裂。

在肿瘤或其他酸性病灶区域,低pH环境(通常在pH 5.0-6.0)能有效激活还原反应,破坏二硫键结构,从而促使槲皮素从纳米载体中释放。这种基于pH响应的药物释放机制确保了槲皮素在靶向区域(如肿瘤组织)高效释放,同时减少了对正常健康组织的影响,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其他修饰方法

  • 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和偶氮苯基团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
  • 聚乙烯亚胺包覆的碳量子点(PCD)修饰聚乙二醇化介孔二氧化硅(MSNs)
  • 聚乙烯亚胺修饰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通过控制外部振荡磁场(OMF)实现靶向释放药物
  • 热响应性和超声响应性的共聚物修饰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
  • 通过二硫键将β- 环糊精(β-CD) 修饰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 的表面
  • 透明质酸修饰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
  • 脱氧胆酸(DCA)和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包裹胰岛素

本文原文来自CSDN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