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揭秘:南昌魏氏家族的起源与迁徙历史
基因揭秘:南昌魏氏家族的起源与迁徙历史
南昌魏氏家族的起源和迁徙历史一直备受关注。最近,23魔方祖源数据库的一项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通过对基因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南昌魏氏与辽宁沈阳的魏氏存在密切关联,并推测其共同祖先可追溯至魏晋时期。
源流分析
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1例江西南昌与1例辽宁沈阳的魏氏同属于Q-MF168980类型。其上游Q-MF1647有多例江西南昌及赣、鄂、川、滇等省样本。在南昌当地魏氏芯片用户中,Q-MF1647占比近1/4。
结合分化树树形和姓氏显著性,研究者推测Q-MF168980类型对应一支以魏姓为主体的家族。
形成时间
根据推算,Q-MF168980类型共祖于大约1580年前,即共同祖先生活在魏晋时期。
南昌魏氏,宋以前不见于史。最早所见人物为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魏矞,初授新淦县尉,累迁知剑州,官至朝散大夫。今南昌谱多追认魏征五世孙、唐宣宗宰相謩(又写作谟),称其隐居南昌,择城东三十里乌龙湾建沙溪书院,为魏氏南迁始祖。七传至贡,字尧夫,登进士第,于宋天禧戊午(1018)任江南西道安抚制置使。兼辖洪州事,因慕文贞公(注:即魏征)祠,遂辞官隐居南昌朝封乡太平里乌龙湾。生五子:郤、鄂、郁、邰、郢。
南昌魏氏谱《原序》(谱称宋嘉定元年序,存疑):远祖征,仕唐太宗,拜相,封郑国公,迁临潢;五世曰謩,仕唐宣宗,拜相,封邓国公,大中十有一年,为令狐绹忌,黜为西川节度使,由是弃官,挈家隐居豫章之谢家埠,立祠祀祖而家焉;子曰京,仕唐,为翰林学士,复归魏州;传七世至贡,仕宋,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使,知洪州,遂隐居乌龙湾家焉,修辑谢家埠祠墓。《分迁有引》:龙湾,坐落城东三十里,贡祖(字尧夫)卜居焉,而魏氏鼎盛南昌,皆于此发迹。
Q-MF168980类型的魏氏实际不晚于魏晋时期已南迁,具体源流有待进一步探索,留待后续研究。本研究因检测样本有限,尚需更多用户参与深度检测,以使该家族的谱系树和共祖时间更精细准确。
分布情况
目前,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Q-MF168980类型主要分布于江西南昌等地。
本文原文来自23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