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黑暗的左手》:一部探讨性别与文化的科幻经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黑暗的左手》:一部探讨性别与文化的科幻经典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m.smzdm.com/p/ag5o2odw/

《黑暗的左手》是美国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古恩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地球使者金利·艾在寒冷的冬星上的经历,展现了这个独特星球上奇异的性别制度和复杂的人性。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次对性别、文化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书名:《黑暗的左手》
作者:[美] 厄休拉·勒古恩
译者:陶雪蕾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读客文化

内容简介:第一人称科幻小说。在寒冷的冬星上,冬星人性别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男性、女性以及中性之间转变。冬星的社会,就建立在奇异的“性生理学”之上。 爱库曼派出机动使金利·艾说服冬星人加人星际联盟。然而不同的文化风俗,还是让他陷于危险之中……

故事背景与设定:

故事发生在格森星,又称冬星,这是一个终年严寒、生存环境严苛的行星。
其气候条件对星球上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促使人们形成了看似残忍却并非故意的处事风格,因为在这里一旦做错事,马上便会受到毫不留情的惩罚,如被冻死或饿死,没有任何余地和缓刑。
格森人的生理特征非常独特,他们是双性同体,平时在生理上并无男女之分,但在每个月一次的 “克慕期”(发情期)中,会随机分化为男性化或女性化状态。
事后除非女方怀孕,否则又会恢复完全的双性同体。
由于这种性别变化的不确定性,一个格森人可能既是父亲也是母亲,这形成了格森社会的特有形态,其成员没有固定的性别习性。

主要情节:

地球人金利・艾是爱库曼派遣至格森的使者,目的是和格森星上的各国家缔结平等盟约。
爱库曼的使者向来只身前往,行事低调,避免让新接触的文明产生受到侵略的疑惧。然而,他的任务进展并不顺利,首先造访的卡亥德王国对他不信任,导致任务延宕两年。
之后他改而前往格森星上另一大国奥尔戈,先是受到热烈欢迎,但随后却卷入当地的政治冲突之中,沦为政治犯被关入劳改营。
伊斯特拉凡是前卡亥德首相,曾为了协助金利・艾,不慎失宠于国王而遭放逐。
他逃往奥尔戈后,仍继续多方协助金利・艾,甚至独力从劳改营将他救出。
伊斯特拉凡之所以尽力帮助这位爱库曼使者,是因为他察觉到格森星的文明正发展到某种临界点,即将发生首次国与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他认为借由接触一个更广大的未知世界,或许可让格森人重新省思自身,不再作无谓的冲突。


我很喜欢作者对伊斯特拉凡出场时候的描述,那双细腻强壮的小手,温和的阴郁表情……


作者仅凭微妙细节,就能勾勒出在金瑞眼中,伊斯特拉凡是怎样一个奇异而冷酷的外星人。


看到作者名字的时候,我有点眼熟,感觉前段时间看《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说简史》科幻简史整理笔记的时候见过,果然,搜了搜笔记,找到了她两段简介,混乱的翻译搞的我差点以为是两个人……
厄休拉·勒古恩是科幻史上有的女性作者之一,她的作品里充满了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关怀。
她除了创作,还花费四十年研究并翻译《道德经》,对于不懂中文的西方读者来说,她的译本提供了一个了解东方哲学经典的途径,为西方世界理解老子思想搭建了一座重要的桥梁。
她在自己将无为、相生与均衡等东方哲学思想融入笔下的作品中,创作出了“地海”系列作品
老子思想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关系的思考,通过她的创作传递给读者,引发人们对现实世界中诸如权力、战争、环境等问题的反思。
小说中的角色和情节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西方传统的英雄主义和功利主义模式,而是呈现出一种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的态度,使故事更具哲学深度。
“地海”系列与托尔金的“魔戒”系列、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系列并称世界三大奇幻小说。
而这本《黑暗的左手》是厄休拉·勒古恩最重要的科幻小说之一。

我承认,我看这本书存在一部分猎奇的心态。
从某个角度讲这本书就是记录地球直男被“LGBT”外星人掰弯的过程……
这个故事题材自带的各种新元素和话题性,毕竟前阵子“LGBT”才因为巴黎奥运会被重新闹得沸沸扬扬。
性少数群体,也叫彩虹族群,在国际上也被称为"LGBTQIA+",是女同性恋(Lesbian)、男同性恋(Gay)、双性恋(Bisexual)、跨性别(Transgender)、酷儿(Queer)、间性人(Intersex)、无性恋(Asexual)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简称“LGBT”。
而如今看来,早在1969年发表的《黑暗的左手》,简直是预判了美国当局。
当然,这本小说最核心的主题是性别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在一个没有固定性别的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结构都与地球这样有明确性别区分的社会截然不同。


书中通过对格森星社会的描写,引发读者对性别角色、性别认同以及性别差异的思考,探讨了性别是否是社会构建的必要因素,以及在没有性别差异的情况下,人类社会可能的发展方向。

《黑暗的左手》因其对两性问题的全新思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文学成就,被公认为“划时代的伟大作品”,为厄休拉·勒古恩拿下了两项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和星云奖

我很喜欢封面的那句话:
尊重一个人,评价一个人,都只是将他看作一个纯粹的人。
刚放开书看到第一人称的时候,我有种又要踩雷的感觉,因为刚看完《小城与不确定性的墙》是第一二人称混合的小说,让我看到十分不适应。
但是《黑暗的左手》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开头通过用第一人,让我们跟着金利·艾的固定视角,从一个外星人的角度去了解这个架空出来,但相当真实但又与地球不相似的世界,以及相当人性化但与地球上完全不同的,格格不入的外星族群。
但实际上后面是在不断切换视角,这是叙事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这个世界。
通过主人公金利・艾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陌生的星球和文化,感受到了他的孤独、迷茫和坚持——因为不会外星人发音,他一直被喊做金瑞;
通过伊斯特拉凡的视角,我们看到了格森星的政治斗争和人性的复杂;
通过格森人的视角,我们则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作者通过大量的细节描述,来让人相信这些完全迥异于地球的文化是真的存在的,然后流畅地带出不同社会在性问题上的差异这一主题。

事实上,性别问题在这个架空世界中,只是宏观的人类学视角的一个组成部分,小说中大量穿插的场景报告、政经历史、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地理知识、历法换算……
以及不同人物叙述角度的切换
这些元素如同一个个拼图碎片,共同拼凑出了格森星这个奇异而冷酷的世界
格森人既有勇敢和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和残忍的一面。
他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与地球人截然不同,但他们同样有着对爱情、友谊和家庭的渴望。
场景报告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格森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
政经历史揭示了这个星球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和社会变迁;
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则反映了格森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
民间故事则展现了格森人的生活智慧和情感世界;
地理知识和历法换算则让这个虚构的世界更加真实可信。
不同人物叙述角度的切换也是小说的一大亮点。
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也让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这个世界。
通过这些丰富的元素,作者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完整而立体的虚构世界。
我这种设定党看完只想高呼一声——作者牛逼!
当然,这种细致的描述和铺垫,在一些不喜欢看设定的人眼里,注定是冗长的。
不过,科幻神作,名不虚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