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逛灯市、买花灯 灯火年年照金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逛灯市、买花灯 灯火年年照金陵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news/article/JO3U7S1D0001A1UG.html

“过年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夫子庙不买一盏花灯,等于没过好年。”这句话道出了花灯在南京人心中的分量。随着元宵佳节临近,夫子庙灯市再次热闹非凡,成为人们庆祝新春和团圆的重要场所。

元宵节将至,夫子庙灯市热闹非凡

在夫子庙西广场的东牌楼下,卖糖画的老人还未收摊,长长的街道上,汇聚了众多扎灯艺人与买灯人。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品种繁多、五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前来选购与驻足观赏的人络绎不绝,节日氛围感扑面而来。

灯火里有传承

资料显示,秦淮灯会最早的灯市出现在南京的评事街、笪桥一带。民国后期,逐渐衰落。1977年,夫子庙首次恢复了灯市,从除夕到正月十八,每天前来观灯、买灯的市民和游客挤满了夫子庙。一度沉寂的传统灯俗活动,又涌现出民间自发的大潮。自1986年秦淮灯会恢复以来,灯市规模不断发展。

2005年,夫子庙灯市人山人海

“早些年的时候,南京至少有100家以家庭为单位的工艺作坊,每一家做的灯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南京秦淮灯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清介绍,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是灯市最热闹的时候。早年市集单日销量可达数万盏,家庭作坊全年制作的灯彩“几天内便可售罄”。

“这是我家的三脚金蟾灯,寓意招财进宝。我家做花灯的手艺从爷爷那辈开始,传到我爸爸,再到我。原本我们家姊妹6个都做花灯,现在只有我还在坚守。”扎灯艺人陈英手提小巧精致的金蟾灯,自豪地说道。

扎灯艺人陈英手提花篮灯

兔子灯、飞机灯、狮子灯、荷花灯……灯市上的每一盏花灯,都承载着手艺传承的匠心。陆氏花灯以精品荷花灯和生肖灯闻名,陈英的花篮灯、郑峰的一品状元花灯、菠萝王贺维勇的菠萝灯都独具特色。颜清指着各家花灯说:“即便同为蛇年生肖灯,不同家族的设计也无一雷同,从造型到配色都有自家配方和特点。”

“每年元宵节前,我都会从扬州到南京来买灯,今天买了一个兔子灯和莲花灯。与往年相比,今年花灯的品种更多了,造型也更好看了,特别有节日氛围。”来自扬州的黄先生笑道。

灯火年年,代代相传。颜清表示,夫子庙灯市目前已成为南京最具年味特色的节庆文化项目,是秦淮灯彩技艺传承、传播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南京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主要展示窗口。

匠心中有创新

2025年是“非遗版春节”元年,夫子庙灯市引入绒花、云锦等江苏本土非遗元素,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并销售作品。颜清提到,“只要手艺人愿意来,我们就为他们提供舞台。”这种开放的姿态,既保护了传统技艺,也为市集注入新鲜血液。

“为了吸引年轻人,灯市大胆创新设计。近年推出了一系列卡通新造型,贴合年轻审美,跟上潮流。”颜清表示。

傅习生今年62岁,做灯做了50年,已连续参与灯市20多年,今年他为蛇年设计了三款灯。“传统蛇灯带轮子,小朋友可拖着跑;卡通蛇灯融入‘如意’‘有福’元素,可爱又讨喜;写实蛇灯以荷花底座托起蜿蜒蛇身,寓意‘长寿祥瑞’。”傅习生介绍,今年创新的这盏“写实蛇灯”看似简单,实则做起来很难,从设计到成品需四五个月,仅打稿就几十次。

扎灯艺人傅习生展示创新蛇灯

傅习生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极高,每年致力于构思和创作新颖的造型,并耗费大量时间打磨作品。他认为,作为手艺人,这是对技艺的尊重。如今,傅习生身边多了两名大学生徒弟,在指导制作花灯的过程中,他会积极参考借鉴徒弟的想法和创意。“等灯市结束,我又该琢磨明年马年花灯的新造型了!”傅习生笑道。

下午时分,阳光斜洒在夫子庙灯市,市民与游客穿梭在市集上,或观灯买灯、或打卡拍照,商户们热情地展示手中的灯彩。“我们南京人的习俗就是每年都要买盏灯,每年都会逛灯市,从小就喜欢花灯。秦淮灯彩的造型很别致,今年花灯的颜色更加丰富了。”南京市民茹女士表示。

“目前传承人年龄都偏大,我们期盼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灯彩。我们也愿意创作他们喜欢的灯彩,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让年轻人体验灯彩带来的幸福感,延续这份兴趣。”颜清坦言,灯市不仅是买卖,更是文化基因的传递。

市民游客在灯市里买花灯拍照

多少年来,红红火火的灯市带动了一批批扎灯艺人勤劳致富,而无数秦淮灯彩传承人,用他们的双手,点亮了一年又一年秦淮河畔的烂漫灯火,书写中国年的新画卷。

一盏灯,一座城。这里的热闹,是千年文脉的生生不息,也是南京这座城市充满韧性与活力的缩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