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重庆,凭啥被评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火炉”重庆,凭啥被评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近日,一份最新的中国100强宜居城市榜单引发热议。榜单显示,西南城市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成都位列第一,重庆则位居第五。这一结果让不少网友感到意外,尤其是对于重庆的排名,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一些网友对重庆的上榜表示质疑,认为重庆作为“火炉”城市,气候炎热且地形复杂,实在难以与宜居画上等号。那么,重庆究竟凭什么能够跻身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列呢?
气候与自然环境:风调雨顺的宝地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由于四周环山,水汽资源丰富,空气湿度大,热量不易散失,因此夏季格外炎热。然而,这种地形也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重庆几乎不受沙尘暴、风灾、虫灾、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堪称一块风调雨顺的宝地。
近年来,重庆的气候似乎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细心观察天气预报的人会发现,曾经的“火炉”重庆已经不再是夏季最热的城市。武汉、长沙、南昌等地的气温反而更高,重庆的高温天数逐年减少,甚至让人感觉夏天都变得不那么明显了。
重庆的冬季则得益于盆地地形的保温效应。即使在极端低温寒潮的情况下,重庆的最低气温也从未降至5度以下。这种明显的气候变化,与政府近年来对环境绿化的重视密不可分。
环境质量:天蓝、地绿、水清
在环境健康方面,重庆近年来的表现可圈可点。曾经的“雾都”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主城区的产业调整和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重庆的空气质量与蓝天指数已经跃居全国前列。
重庆的绿化水平同样令人瞩目。截至2022年,全市各类公园数量已达689个,位居全国第二,森林覆盖率达到55.06%。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1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
生态环境的改善还体现在生物多样性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伯利亚红嘴鸥选择在重庆过冬,成为这座城市生态改善的生动注脚。
人文环境:兼具传统与现代的魅力
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曾是巴国的都城。城内的老城门、古砖墙,见证了这座城市千年的沧桑。重庆经历了开埠、陪都岁月、三线建设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码头文化、工业文明在这里交融,塑造了重庆人直爽豪迈的性格。
重庆的地形特征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两江环绕,山城步道,让这里充满了时尚气息。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站等网红景点,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让本地人引以为傲。
城市治理:以人为本的温度
重庆的城市治理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每逢节假日,重庆警方会实施交通管控,将千厮门大桥变为步行街,方便游客游览。市政府还会发布告示,提醒市民错峰出行,为游客提供游览便利。
在治安方面,重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记录。2018年,重庆曾获得全国城市治安安全感指数第一名。即使在游客激增的情况下,重庆也从未发生过重大恶性案件。
结语
重庆的宜居性体现在多个维度:气候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优美、人文环境的和谐、城市治理的温度。这座城市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时尚;既有繁华都市的活力,又有市井生活的温情。重庆的宜居,不是靠自我宣传,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进步。这份宜居城市的荣誉,重庆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