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寻神奇的绿洲——绥宁游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寻神奇的绿洲——绥宁游记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5H0A81E0530WO6S.html

在湘西的深处,隐藏着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绿洲——绥宁。这里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探寻五个令人难忘的景点,感受绥宁独特的魅力。



花园阁,湘西的秘境

湘西边陲,有一片隐秘的绿洲,她静静地躺在绥宁的怀抱中,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佳人,名为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这片湿地,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湖水连天,碧波荡漾,两岸的山峰如镜中倒影,成行排列,诉说着自然的奥秘。

花园阁,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生态的瑰宝。这里汇集了永久性河流、库塘湿地、洪泛平原湿地以及水产养殖场等多种湿地类型,形态自然,婉转多姿。她是沅江水系上重要的生态廊道,更是中国候鸟迁徙路线中的重要节点。在这里,原生态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苔藓、蕨类、裸子、被子等植物五百余种,天鹅、鸳鸯等鸟类三百余种,黄刺骨、桂鱼等淡水鱼类一百余种,共同编织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然而,花园阁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她的自然风光。这里,苗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巫傩文化盛行。当你漫步在湖畔,远处传来嘹亮的苗歌,那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喝上一口喷香的苗家油茶,品尝地道的苗家美食,欣赏苗家传统民俗表演,你会被这里的独特风情深深吸引。

“身轻如燕”的典故,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痕迹。每当风雨桥上的杨柳脚踩一根楠竹,在水面上轻歌曼舞时,那飘飘欲仙的姿态,不禁让人想起了那个能歌善舞、体态轻盈的赵飞燕。而独竹漂这项民间绝技,更是将“身轻如燕”的典故演绎得淋漓尽致。这项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技艺,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

花园阁,一个隐藏在湘西边陲的秘境。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领略到苗家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一个值得你去探索、去品味的地方。


寨市,湘西的秘境与红军桥

湘西的深处,隐匿着一座古老的寨市古镇,这里仿佛是时光的隧道,让人一踏入便仿佛穿越到了千年的历史长河。青石城墙,历经风霜,依然屹立不倒,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九庙四祠、三会馆两庵两阁,这些古老的建筑群落,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与山水相融,和谐而庄重。

清晨,云雾缭绕在云雾山间,古镇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那南宋建炎二年立的《告示》碑,便在千年古银杏树下静静地诉说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字迹依然清晰,训诫犹在耳畔,让今人依旧能够感受到那份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

沿着青石铺就的老街漫步,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古色古香的年代。老式的木屋飞檐翘角,花窗画廊,黑匾金字,每一处都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龙氏宗祠大门上的青石奇兽浮雕及楹联,更是见证了老街的沧桑历史,让人不禁为之心动。

而在这座古镇的附近,一座古老的风雨桥静静地横卧在西河之上,它便是红军桥。这座桥,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当地人心中的一座丰碑。全长56米,纯木结构,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碧波之上。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那时,它便承载着当地人的希望与梦想,连接着两岸的繁华与宁静。

在1930年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红军战士们曾在此夜宿,使得这座桥又多了一层红色的印记。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与这座桥的历史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波折。1956年8月,一场无情的大火将风雨桥化为灰烬。人们心痛不已,但生活还得继续。于是,同年11月,人们在保存完好的石砌桥墩上修建了一座临时桥梁,以维系两岸的交通。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2010年。杜勤德先生,这位心怀家乡的慈善家,决定出资116万元重建风雨桥。他亲自挑选木材,聘请工匠,比照原貌在原桥基上重建了这座风雨桥。桥身依旧古朴典雅,青石板铺就的桥面光滑如玉。桥上有青石板108块,寓意一百零八条好汉,同时也纪念着苗家女英雄杨黎娘和众多苗家好汉。

这座风雨桥,不仅是交通的要道,更是当地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每当夜幕降临,桥上灯火通明,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桥下的河水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古镇的沧桑与变迁。红军桥,这座历经沧桑的风雨桥,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坚韧。它将继续屹立在西河之上,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寨市古镇与红军桥,一个是历史的见证者,一个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共同构成了湘西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文化的韵味。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品味到文化的韵味,更可以体验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这里,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圣地。


攀爬铁杉之巅

穿行于弯弯的山间小径,我怀揣着对长苞铁杉的敬畏与好奇,踏上了通往源头山的旅途。一路上,清风拂过面颊,仿佛在诉说着铁杉林的古老与神秘。

路途艰难,但当我抬头望见那撑开的绿色“巨伞”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长苞铁杉,这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的珍稀树种,以其高大挺拔的身姿、稠密的树冠和粗壮的枝桠,震撼着我的心灵。

漫步在铁杉林中,我感受到了它们的生命力与坚韧。那些交错的根系、相连的枝干,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奇迹。我惊叹于它们的顽强与生命力,更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这片铁杉林中,我见证了“枝连理”、“根连理”的奇观,也领略了“活树养伐根”的奥秘。这些奇特的植物现象,不仅让我对长苞铁杉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有了更深的感悟。

长苞铁杉不仅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还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它们的木材抗腐力强、坚实耐用、富有弹性,是制作家具和建筑材料的上佳之选。当地流传的趣事更让我对长苞铁杉的坚硬程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这片铁杉林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我沉醉于这片绿色的海洋中,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当我离开铁杉林时,我满心感慨。我感慨于大自然的伟大与美丽,也感慨于人类的渺小与无知。长苞铁杉作为“植物界的活化石”,不仅是大自然的瑰宝,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珍惜这些珍稀的树种,保护它们所生存的生态环境,让它们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和传承。

攀爬铁杉之巅,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也收获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愿这片长苞铁杉林能够永远保持它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大自然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探秘曲幽谷与六鹅洞瀑布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踏上了探寻曲幽谷与六鹅洞瀑布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期待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期待着那曲径通幽的秘境能带给我怎样的惊喜。

曲幽谷,一个如诗如画的名字,早已在我心中激起了涟漪。当我真正置身于这片峡谷之中,我才深刻体会到它的魅力所在。峡谷长约4.5公里,两岸群山陡峭,森林茂密,古树参天。行走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溪流潺潺,伴随着我们的脚步,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清新与宜人。瞬间浓度为14万个/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它们如同一个个小精灵,在我的身边跳跃、嬉戏。

而当我们来到六鹅洞瀑布前时,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瀑布飞流直下,水声轰鸣,气势磅礴。那如丝如缕的水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从山间奔腾而下。

关于六鹅洞瀑布的美丽传说更是让人心驰神往。相传很久以前,有6位仙女下凡在此沐浴赏景,却不慎被樵夫撞见。她们含羞躲入山洞,化作6只美丽的白天鹅。这一传说不仅给瀑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更让人们对它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漫步在峡谷中,我欣赏着两侧盛开的花朵。春夏两季,峡谷两侧的中国兰、山茶花、杜鹃花、含笑花、阔瓣白兰花竞相开放,争芳斗艳。它们或娇艳欲滴,或清新淡雅,或热烈奔放,或含蓄内敛,各自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此次探秘曲幽谷与六鹅洞瀑布的旅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壮丽的瀑布、美丽的花朵以及那古老而神秘的传说。这一切都让我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片秘境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魅力。


探秘上堡古国

第三次踏入绥宁,阳光依旧斜斜地洒在大地,不同的是,此次我带着更加深沉的敬畏与期待,再次探访了那隐匿于雪峰山南麓与南山北麓交汇地带的上堡古国。这里,不仅是苗族历史上首个国都的所在地,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让我心驰神往。

遗址之魅

上堡古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山川环抱,林木葱茏。步入古国遗址,仿佛踏入了一个时空的隧道,历史的尘埃在脚下轻轻泛起。金銮殿的轮廓依旧清晰,点将台上似乎还回荡着将士们的呐喊,演兵驯马场更是让人想象到当年战马的嘶鸣与士兵的操练。我漫步在青石古道上,跨过古榆掩映的小桥,拾级而上,站在了那传说中的义军大王的金銮殿前。眼前的景象虽已斑驳,却难掩其曾经的辉煌与威严。

古树之韵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树是不可或缺的见证者。长苞铁杉古树群尤为引人注目,它们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宛如大地的守护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我轻轻抚摸着这些古老的树干,感受着岁月的痕迹,仿佛能听到它们诉说着古国的兴衰变迁和苗族人民的历史与文化。

文化之韵

在上堡古国中,我还领略到了侗族的款组织文化和萨坛文化的魅力。款组织是侗族历史上的一种民间社会组织形式,它见证了村寨与村寨之间的联盟、民间自治和自卫的历程。而萨坛则是侗族人民为祭祀“萨”神而设立的神坛,“萨”神是侗族历史上一位神通广大的女英雄,她的传说在侗族人民中代代相传,成为了他们信仰的象征。这些独特的文化形式让我对侗族和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离别之际

夕阳西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上堡古国。这次旅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苗族和侗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以及他们独特的文化魅力。上堡古国不仅是一座历史的博物馆,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也让我们这些后来者得以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与勤劳。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传承与发扬。

这次绥宁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深邃。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绥宁这片神奇的绿洲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