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叶子布满了白色粉末,到底是什么情况,我来告诉你
黄杨叶子布满了白色粉末,到底是什么情况,我来告诉你
黄杨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兼具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然而,黄杨白粉病是其主要病害之一,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本文将详细介绍黄杨白粉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黄杨植物。
黄杨白粉病的症状
黄杨白粉病主要危害幼嫩新梢和叶片,多发生于叶面上。发病时,先在嫩叶表面产生白粉小圆斑,后逐渐扩大,病斑逐渐扩展成圆形白斑,老病斑上的白斑变灰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叶片皱缩、出现褪色斑块,甚至病叶纵卷,新梢扭曲、萎缩。如果不及时管理,可能会导致黄杨直接死亡。白粉病的白斑是可以摸下来的。
白粉病发生规律
大叶黄杨白粉菌发生与寄主植物叶片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一般只侵染幼嫩叶片,因而发病的峰值主要决定于抽梢的情况。一般峰值出现于4-5月。病斑的发展也与叶的幼老关系密切,随着叶片的老化,病斑发展受限制,在老叶上往往形成有限的近圆形的病斑,而在嫩叶上,病斑扩展几乎无限,甚至布满整个叶片。然后,病害发展停滞下来。特别是7-8月,在白粉病病斑上常常出现白粉寄生菌Cicinnobolus sp.,严重时,整个病斑变成黄褐色。一般来说在发病期间雨水多则发病严重;另外徒长枝叶发病重;栽植过密,行道树下遮荫的绿篱,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低洼潮湿等因素都可加重白粉病的发生,成片的绿篱较绿球病重。一般来说此病没有特别好的药剂防治,都是需要在发病初期遏制起来就可以了。这个病主要容易反反复复,其实防治比较好,不容易避免它的发生。
防治方法
加强修剪管理,控制种植密度,注意黄杨通风透光,下面的老枝条可以修修以增强树势,降低小环境的湿度;结合修剪整形及时除去病梢、病叶,以减少侵染源。冬天和初春时节可以多清园几次。
建议用修分除杀菌剂,发病初期1000倍左右即可;在发病中期建议用800倍左右的浓度比较好。一般来说连用2次,间隔10天左右即可。常规的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等的杀菌剂效果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