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图说青浦的昨天与今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图说青浦的昨天与今天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57438

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毗邻,南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接壤,西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市昆山市相连,北与嘉定区相接。以青浦城区为中心,东部河江交错,西部湖荡群集,内河航运具有天然优势,是江浙沪的重要水上通道。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福泉山遗址、崧泽古文化遗址、旧青浦、陈云故居、蟠龙古镇和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镇等。

翻开档案,回忆起有近450年历史的青浦的老城门。青浦籍作家孙绍振在“怀念城墙”一文中形容青浦老城墙旧的“像生了几百年的癣一样”,有的时候形容老城墙“斑斓驳蚀”。

明清时期的青浦城墙

乾隆版县志青浦城墙图(县治)
明万历元年(1573年),经朝廷批准,青浦重新恢复建县。知县石继芳主张迁移县治(原在青龙镇),选定唐行镇(今青浦镇)。唐行镇位于县境中部,宋代为一小村,以控淀湖而为吴门要冲。地在横泖岸边,古称横溪。元时有大姓唐氏在此贩卖竹木,遂成巨市,因名唐行。移治唐行后就开始挖壕筑城墙,至万历五年江西安福彭以圣任知县时才完工。城墙周围1030丈,高2丈3尺,有箭垛1725,敌台7,窝铺48,门楼6,旱门5,水关3。壕广3丈、深2丈、周8里。

近代以来的变迁

1862年6月太平军与洋枪队在青浦城墙上决战
清康熙间,商业街太平桥以北曾遭大火,延烧数十家,殃及城墙。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东征,曾占领县城两年之久,同治元年(1862年),清军与洋枪队攻城,城内被大炮轰击,废墟连片、街不成市,多处城墙遭损毁。抗日战争时,老城墙连遭日机轰炸,城门、敌台损毁严重。

青浦南门老城墙
青浦老城墙
1958年大炼钢铁,细沙、青砖、青石等材料是小高炉炼钢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人们爬上城墙就地取材,扒砖起瓦。青浦籍作家孙绍振在“怀念城墙”一文中说几个上了年纪的教师,青浦话“老相公”的,在议论,为什么昆山没有城墙,松江,还是府,也没有,另外一个老相公,指着城砖说,“洪杨事变”都没有把这城墙糟蹋了。这样历经几百年的一座座城门、箭垛消失了;一块块明、清代的城墙砖溶入了熊熊烈火的炼钢炉。老城墙一段一段被蚕食,一片一片被推倒,管它什么"斑斓驳蚀”!管它什么“古色古香”!直至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能在档案中找寻记忆。青浦老城墙在青浦老城墙上留影

老照片里的青浦记忆

绿色青浦征集了青浦老照片,一起来看看入选的珍贵影相吧!


《婚车》拍摄时间1993年9月,90年代初的婚车装饰很有特色,闪亮拉花点缀,孩子们最乐呵了。(作者:孙寒冰)


《婚船》,拍摄时间1990年1月,那时在青浦青西片农村,迎亲路不便的地方还用传统的机帆船迎娶新娘。(作者:孙寒冰)

《河边》主人公站在河边的水泥船上,背景是青西片商榻新罗村的砖窑。当地人手工制作的泥胚烧制成砖,再把砖搬出窑洞,也叫“出窑”。(作者:孙寒冰)


《青浦南横学校》这小学虽不是我的母校,我正好路过,就把它拍下来。(作者:陈玲娟)


《青浦粮食仓库》90年代,我身后是青浦粮食仓库。(作者:陈玲娟)

《青浦化工厂》90年代,我的身后是青浦化工厂。(作者:陈玲娟)


《青浦南门塔》摄于2002年1月1日,游轮经过的南门塔。(作者:徐正明)

《渔船》八十年代拍摄于金泽镇的商榻老街,那时准备乘船到去江苏陈墓(现在的锦溪),途经商榻老街边一条河道,只见河内全是渔船,其中一船上坐满了人,原来是江苏过来购物的村民。(作者:郑惠国)



《诸光路站原址》2013年,17号地铁诸光路站原址。 (作者:郑菁妍)

《汽车》1989到1990左右,应该是商榻,童年的汽车现在没有了。(作者:小热)


《大哥大》我和爸爸的大哥大 (作者:冯叶鑫)


《襁褓》90年代,流行过这样的塑料娃娃。(作者:虎鲸)


《曲水园》90年代初,曲水园里面有个儿童乐园,每次去都有很多小朋友,能玩到很晚。(作者:虎鲸)

如果你是“老青浦人”,这些照片一定能勾起你记忆深处的故事欢迎在文末留言讨论

现代青浦的风采

3分22秒,85个唯美镜头!无人机从国家会展中心起航,迎着晨曦缓缓掠过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滑翔过朱家角古镇,飞过淀山湖,伴着啁啾鸣啭和水声汩汩,带你领略青浦之美。

国家会展中心,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西部,与虹桥交通枢纽的直线距离仅1.5公里,通过地铁与虹桥高铁站、虹桥机场紧密相连,周边高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以突破性的规划设计,完善的服务功能,立足长三角,服务全中国,面向全世界。

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有“上海威尼斯”之称。1991年被列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7年,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6 年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淀山湖,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与江苏昆山交界处,总面积60.2平方公里,是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有“东方日内瓦湖”之称。淀山湖是上海赛艇、龙舟、帆船等水上运动的训练中心,2006年被评为第六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在这6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经演绎着上海最早先民的生活场景,拥有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从上海滩的汽笛“隆隆”联想到漕港滩上的机船“突突”,清晰可见这里曾经的繁华与荣光。青浦这座上善之城不曾停止前进的步伐,正以其海纳百川、开拓进取的人文基因努力从“上海之源”走向“上海之门”。

青龙镇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始建于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据文献调查,青龙镇遗址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文物部门自2010年开始对青龙镇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17年4月12日,青龙镇遗址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青浦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10月。原址在青浦城隍庙内,新馆坐落在青浦区崧泽广场,建筑面积约8800平方米,其外形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目前馆藏各类文物19000余件。

陈云纪念馆,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地处陈云故乡——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由铜像广场、主馆、陈云故居、陈云手迹碑廊和长春园组成。2017年5月被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领略青浦之美,以眼观,以静听,更以心会。这里,银铃般的笑声源自如诗如画的薰衣草花园;“唰、唰、唰……”一行白鹭扑扇着绿色生态之音,见证了练塘万亩良田生态之镇的建设成果,它们飞过美丽乡村,来到青西郊野公园,回到水上森林之家。

蓝色珠链,由“七湖一河”组成,是上海湖泊水系中最具原生态特质的区域,“串湖港荡漾七珠为一链”,体现“打造未来之湖,科创蓝心”、“回归与水为邻的水乡空间”和“引领未来新水乡的生活方式”等核心规划理念与思想,展现“绿色青浦、上善之城”新形象。

青西郊野公园,位于青浦区西南部,规划总面积约22.35平方公里。整座公园以大莲湖为中心,森林覆盖率很高,是上海唯一一个以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公园。

青浦的生态优势长久以来奠定了深厚的发展基础,在新一轮跨越式高质量的发展浪潮中,青浦厚积而薄发,固稳青浦工业园区基石,发展特色产业,相继建成市西软件信息园、北斗产业园等。

北斗产业园,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是上海市卫星导航产业重点发展的两大产业基地之一,也是国内首家投入运营的北斗产业园。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创新中心。

这里生态与生产和谐统一,生产与生活共融共享。鸟瞰青浦,她的每一面都犹如钻石一般熠熠生辉……

百联奥特莱斯,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于2006年5月建成并投入运营。拥有300余家商铺,400多个品牌,主要经营国际一、二线服饰品牌、国际知名运动休闲品牌以及国内著名品牌的折扣商品。

“朱家角到了,开左边门……”地铁17号线是青浦公共交通的生命线,它让长三角地区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通畅。

“㖿……”听,这一声欢呼是青浦百姓对幸福生活最真实的流露,这一声欢呼源自水给予人们的惊喜,青浦人民生于水,养于水,更乐于水!

环城水系公园-上善广场。通过水域治理和周边环境的改善,结合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历史文化等元素,形成一条由淀浦河、油墩港、上达河和西大盈港等四条骨干河道组成的长达21公里的滨水廊道。其中上善广场音乐喷泉是青浦新城首个大型音乐喷泉。

浆声“哗哗”,划过课植园的荷花池、九曲桥,听得一声昆曲“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袅袅余音伴随着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一同萦绕在美丽的青浦上空。

课植园,位于朱家角北首西井街,是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原园主马文卿,故俗称“马家花园”。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在此上演,实景呈现明代大文豪汤显祖的巨作《牡丹亭》,还原中国古代“客至乐具,豪门清韵”的待客之本。

从“上海之源”迈向“上海之门”,《航拍上海·青浦篇》带你领略新时代的新青浦。

彩虹桥,桥长1.47公里,桥面宽8米,贯通淀山湖岸线,是长三角最长拱桥。彩虹桥是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之一,淀山湖防洪大堤及湖滨生态修复工程的配套工程,兼具防汛通道,改善滨湖水生态、水景观的功能。

来源:绿色青浦、青浦档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