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追梦明星到外卖小哥,谁在诱骗中国人踏上缅北的深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追梦明星到外卖小哥,谁在诱骗中国人踏上缅北的深渊?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9A047GO00

近年来,缅甸北部地区逐渐成为全球人口贩卖与电信诈骗的热点区域。这一现象不仅威胁到区域安全,更对中国公民构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1月8日,泰国媒体报道,中国演员王星在泰缅边境失联,初步调查显示他成为了人口贩卖的受害者。根据泰国皇家警察的通报,王星及其家人已做好返回中国的准备,预计在一至两天内通过中泰协调回国。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缅北电信诈骗背后的危险。


进入缅北后,王星即刻被剃光了头发

王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王星原本计划通过泰国前往第三国参与拍摄工作,却在途中被不法分子欺骗进入缅甸。进入缅甸后,王星被迫接受了为期2至3天的诈骗培训,主要涉及文字诈骗,尚未涉及语音或电话诈骗。他透露,培训内容让他感到极度恐惧,担心如果无法脱身,将被迫对中国同胞实施诈骗。

缅北地区涉中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23年7月,公安部启动了针对缅北涉我犯罪的专项打击行动。根据通报,截至2024年12月底,中缅双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及一系列打击行动,已累计抓获超过5.3万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缅北临近中国边境的规模化电诈园区已被彻底清除,臭名昭著的缅北果敢“四大家族”之一的明家犯罪集团也被彻底覆灭。

人口贩卖的全球性危机

《中国新闻周刊》在2023年对中缅边境的跨境电信诈骗犯罪进行了深入报道,指出人口贩卖已成为此类犯罪的重要特征。2023年6月7日,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人口贩卖的研究报告,并向195个成员国发出橙色通报,提醒各国警惕由电信诈骗引发的人口贩卖问题。时任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尤尔根·斯托克表示,最初的区域性威胁,已演变为全球性的人口贩卖危机。

在2023年6月26日的《中国新闻周刊》第1097期中,刊登了一篇详细描述缅北人口贩卖现状的文章。文章讲述了陈童和她弟弟陈晨的故事。陈晨因被骗前往缅北参与电信诈骗,工作中遭受虐待,家人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寻求救援。

陈晨原本在南方城市送外卖,年初时,一位从小认识的老乡联系上他和朋友,声称在东南亚赌场有一份服务员工作,月薪可达3万元。出于对同乡的信任,陈晨和朋友在3月初启程。然而,事态却迅速恶化,他们被带到云南省德宏芒市附近,随后被押送至缅北边境,最终被迫参与电信诈骗活动。

19岁的吴洋和朋友也经历了类似的命运。他们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一位女生,对方声称在缅北经营KTV,招募酒水销售人员,承诺高薪和解决住宿问题。第二天,他们便启程,结果被带到缅北,陷入了电信诈骗的漩涡,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缅北电信诈骗的形成原因


缅甸四大家族

缅北地区之所以成为电信诈骗的高地,与当地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缅甸北部长期处于地方民族武装(民地武)的控制之下,这些武装力量利用混乱的局势,建立起庞大的电信诈骗网络。南亚研究所教授戴永红指出,缅北主要指缅甸北部的克钦邦和东北部的掸邦,缅边境云南段长达1997公里,除德宏州相对的缅甸政府控制区域外,其余地州缅方一侧均由民地武势力掌控。

1947年,缅族精英与各少数民族首领共同签订《彬龙协议》,建立联邦制国家,承认民族平等与自决原则。然而,缅甸政府军与地方武装力量长期爆发冲突,尤其是小规模战事频繁,导致当地治安长期不稳。民地武为了获取巨额军费,转向走私、毒品交易、赌博和人口贩卖等犯罪活动,进一步恶化了地区的安全环境。

电信诈骗团伙原本的聚集地并不在缅北,随着中国国内打击力度的加大,电诈团伙逐渐将活动转移至境外,寻找新的落脚点。然而,诈骗对象始终是中国人,他们辗转于欧美、日韩、非洲、柬埔寨等地,逐步从对诈骗有严厉司法打击、执法能力强的地区,迁移到对诈骗刑罚措施低、执法能力弱的地区。缅北成为他们的司法真空地带。

简琨益,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实践中心主任指出,刑事司法合作包括国家间和地区间的合作,但与缅北的民地武进行此类合作涉及复杂的外交议题,如何定义民地武是一个难题。目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边境省级层面,与民地武均未签订相关合作条约。

此外,缅北地区的边民国别概念薄弱,管理难度大。尤其是一寨两国的地方,村寨一半在中国,一半在缅甸。村民使用相同的语言、货币,手机信号由中国的移动联通提供,手机支付使用支付宝和微信,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需跨境来回。这种文化和经济的紧密联系,使得电诈集团与民地武更容易合作,便于偷渡与犯罪活动的进行。

从被迫参与到转变加害

大多数被诱骗至缅北的中国公民在进入电诈园区后,迅速成为犯罪组织的工具。他们被迫签订虚假的合同,规定必须完成一定的工作量或出单数量,才能有可能离开园区。然而,这些合同从未兑现,反而成为他们无法逃脱的枷锁。

被迫参与电诈的人员不仅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要承受来自看守的暴力惩罚。吴洋在第一个月结束时仅拿到3000元工资,难以维持基本生活。他的朋友多次尝试反抗,最终遭到电棍的严厉打击。陈晨更是被迫接受30多鞭的体罚,无法完成业绩任务的人往往被关押在恶劣的环境中,甚至面临生命威胁。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电诈公司已经开始进行人口贩卖,将无法完成任务的员工转卖至其他园区,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贩卖的问题。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人权,更使得受害者陷入了更加深重的困境。

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贩卖与电信诈骗问题,国际社会也开始加大关注力度。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数以万计的人正在东南亚被贩卖,人口贩卖现象已从柬埔寨扩展至老挝和缅甸等地,至少还有四个亚洲国家成为贩卖中心。

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尤尔根·斯托克强调,人口贩卖危机的规模之大,部分原因在于后疫情时代线上事务的激增,使得电信诈骗数量急剧增加。同时,许多人失去了工作,迫切需要新的经济来源,更容易被高薪诱惑,成为电信诈骗的工具。

中缅警方的联合行动与未来挑战

面对跨国电信诈骗与人口贩卖的挑战,中缅双方警方展开了紧密的合作。通过多次联合行动,成功打击了多个电诈犯罪团伙,逮捕了大量涉案人员。然而,由于缅北地区的政治环境复杂,犯罪组织的隐蔽性强,完全根除电诈问题仍面临巨大挑战。

广东警官学院副教授庄华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马忠红在《东南亚地区中国公民跨境网络犯罪及治理研究》中指出,缅北地区已成为跨境网络犯罪的“大本营”。尽管中缅双方在打击电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犯罪组织仍在不断适应新的打击手段,寻找新的作案方式和落脚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贩卖与电信诈骗问题,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完善跨国司法协助机制。同时,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特别是加强对高薪诱惑工作的辨别能力,避免更多人成为电诈组织的受害者。

教育部门和媒体也应加强对人口贩卖和电信诈骗的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政府则需进一步完善边境管理,加强对缅北地区的监控与打击,切断犯罪组织的资金和人力来源。

缅北地区的人口贩卖与电信诈骗问题,已不仅仅是区域性的安全威胁,而是演变为全球性的危机。中缅双方需要持续加强合作,国际社会也需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这一恶性循环,保护更多无辜的生命免受侵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