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分为哪几种
精神病分为哪几种
精神病,也被称为精神障碍,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主要是由于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精神病的分类较为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妄想性障碍: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前者如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等,后者如妄想、超价观念等。
心境障碍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兴趣缺乏、快感缺失、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少、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自责自罪、自杀观念和行为、早醒、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抑郁心境晨重晚轻的节律改变等。
躁狂发作: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表现,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
恐惧症:对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情境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如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等。
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
应激相关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在遭受到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所产生的一过性的精神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障碍
孤独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等。
食欲和睡眠障碍
失眠症:以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或早醒为主要表现。
厌食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暴食症: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及对自身体重和体形过分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除了上述主要分类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精神病,如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性心理障碍等。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精神疾病,应立即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明确诊断和相应的治疗。
本文原文来自优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