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从南宋宫廷到现代产业的六百年传奇
新会陈皮:从南宋宫廷到现代产业的六百年传奇
新会陈皮,作为广东三宝之一,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和药材,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南宋时期的皇室贡品到现代的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经历了六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1. 陈皮起源(南宋时期)
公元1229年,新会黄广汉夫妇凭借精湛医术,用新会陈皮治愈皇室顽疾,令“广陈皮”之名一夜之间响彻朝野,开创了新会陈皮的辉煌篇章。黄氏一族在此基础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种植与炮制之秘,为新会陈皮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其技艺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后人的道路。
2. 陈皮记载(元朝时期)
步入元朝,新会柑橘园已星罗棋布,陈皮制作技艺被正式载入史册。良溪罗氏广袤的柑园,不仅是家族荣耀的象征,更是新会陈皮文化深厚的见证。诗人黎贞的笔墨,生动描绘了新会柑桔的丰饶景象,让这份来自自然的馈赠,跨越时空,留香于历史长河。
3. 初见规模(明清时期)
明朝新风,新会大地迎来了柑橘种植的黄金时代,广袤的冲积平原化作了陈皮产业的温床。至清朝,新会陈皮不仅荣登皇家贡品之列,更跨越重洋,远销南洋、美洲,其名声如同破浪的帆船,扬名国际,展现了中国传统医学与食材的魅力。
4. 驰名中外(晚清时期)
19世纪中叶,南派伤寒泰斗“陈受益”创办“陈庄记药房”,明确指出陈皮对伤寒引发的病症有实质的功效后,新会陈皮快速成为宫廷贡品,受到同治帝与慈禧太后的大加赞赏。1904年,“陈庄记”选送的新会陈皮,在圣路易斯商品博览会上获得赛会金奖,让新会陈皮一时名扬四海,从上海至南洋市场都大受欢迎。
5. 自成一派(民国时期)
陈受益次子陈镖,承前启后,以非凡智慧与创新精神,发明了“三刀开皮法”,这一革命性技艺,不仅大幅提高了陈皮的生产效率,更赋予了其前所未有的品质飞跃。市场的热烈反响,是对这一创新的最高肯定,从此,“三刀法”成为新会陈皮制作的金科玉律,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彰显了新会人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与升华。
6. 发展复兴(21世纪后)
步入现代,新会陈皮不仅继承了历史的辉煌,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从科学种植到现代化加工,从品牌塑造到国际市场的深度拓展,新会陈皮产业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新会柑及新会陈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新会陈皮将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
近年在地方政府推动下,新会陈皮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产值超85亿元(2019年),形成产品35大类100多个品种,积极打造全产业链开发格局,探索产业升级,产业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新会陈皮,这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瑰宝,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续写着属于它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