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的17个重要知识点
2025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的17个重要知识点
减数分裂是高考生物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其概念、过程和特点对于理解遗传学原理至关重要。本文系统梳理了减数分裂的17个重要知识点,从概念到具体过程,从染色体变化到受精作用,帮助考生全面掌握这一核心考点。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 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 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 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 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
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
- 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
- 不同点:
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
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
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六、配子种类
(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
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曲线的区别:
有丝分裂:起点与终点(染色体或DNA)数目相同;
减数分裂:起点(染色体或DNA数目)是终点的两倍。
DNA与染色体曲线的区别:
DNA曲线有斜线(间期复制),染色体曲线没有斜线。
如图,BC段和JK段为斜线,则该图为DNA变化曲线;
曲线起点为A和I,终点为G和P,
则A→G为减数分裂,I→P为有丝分裂,G→I为受精作用。
如图,图中没有斜线,因此为染色体变化曲线;
起点为A和E,终点为E和K,
则A→E为有丝分裂,E→K为减数分裂,
八、通过图像、曲线判断分裂方式、所处时期——三看识别法
(二倍体生物)
九、同源染色体的特点
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③行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两两配对(即联会)
十、同源染色推、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数量关系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十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比较项目 | 减数分裂 | 有丝分裂 |
---|---|---|
发生部位 | 精巢、卵巢 | 体细胞 |
染色体复制次数 | 1次 | 1次 |
细胞分裂次数 | 2次 | 1次 |
有无同源染色体 | 减Ⅰ有,减Ⅱ无 | 有 |
有无联会、四分体 | 有 | 无 |
有无同源染色体分离 | 有 | 无 |
何时着丝点分裂 | 减Ⅱ后期 | 后期 |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 减半 | 不变 |
子细胞名称和数目 | 精子4个,卵细胞1个 | 体细胞2个 |
相 同 点:染色体都复制一次,都出现纺锤体,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
减数分裂:原始生殖细胞→生殖细胞、无细胞周期、复制1次分裂2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有丝分裂:体细胞→体细胞、有细胞周期、复制1次分裂1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十二、受精作用
- 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 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
- 特点:受精卵中的核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①保证生物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②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性别决定于此时)
十三、有性生殖
- 概念: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 特点: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植物的双受精
十五、发育(受精卵发育为性成熟的个体)
胚胎发育:受精卵 → 幼 体
胚后发育:幼 体 → 性成熟
十六、植物雌蕊个部分发育情况(知道)
十七、几种题的解析:
字母的含义
a 细胞数, b DNA,
c 染色体, d 姐妹染色单体
A体细胞
B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卵)母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D精子、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与图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分析:
∵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来,
因此可推知产生图甲的次级精母细胞为:
则由同一个精原细胞
分裂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