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冬虫夏草:非虫非草是“菌核”
野生冬虫夏草:非虫非草是“菌核”
冬虫夏草,这种神秘的中药材,究竟是虫还是草?它真的能包治百病吗?本文将为您揭示冬虫夏草的本质、功效和正确使用方法。
冬虫夏草的本质
冬虫夏草似虫似草,然其非虫非草。它在8世纪的《月王药诊》中就有记载,但直到1842年,英国真菌学鼻祖Berkeley才发现冬虫夏草的本质属性——真菌。1983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确定冬虫夏草实质上是一种叫做中国被毛孢(又称冬虫夏草菌)的真菌。
冬虫夏草的种类
不是有虫有草就是冬虫夏草,我国有约500种虫草,有且仅有一种是冬虫夏草。由于菌种不一样,其他虫草和冬虫夏草的疗效、价格、乃至毒性都有天壤之别。一般来说,只要商家说“虫草”,就意味着销售的产品不是“冬虫夏草”,而是其他虫草在“蹭热度”。
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使用剂量
冬虫夏草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我国《药典》记载,冬虫夏草入肾、肺二经,因此其主治呼吸系统及肾脏疾病,益肺、补肾、提升免疫。《本草从新》记载,冬虫夏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己劳嗽。《药性考》记载其能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 益肺:补肺气,益肺阴,可用治摄纳无权之久咳虚喘,及肺肾阴虚之劳嗽咳血。
- 补肾:助肾阳,益精血,有补肾起萎固精之功,故又常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遗精。
- 提升免疫:实卫气,固腠理,故适用于病后体虚不复者。
既然是药品,就必须要按照《药典》剂量服用才会有效。《药典》规定的冬虫夏草服用量是每天3-9克,约为12-36根。如果不按量服用。冬虫夏草就只能被当做“保健品”了。
冬虫夏草的主要药用部位
冬虫夏草是怎么形成的呢?冬虫夏草菌感染一种特定幼虫后,会在幼虫体内形成淡黄色菌核,菌核纤维化成“草”从幼虫头部探出体外。因此,冬虫夏草实质是一种真菌,真菌借虫体生长成淡黄色菌核。我们看到的冬虫夏草主要有四个部分:菌核、虫皮、消化道残留和子座(“草”)。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中国虫草》发现“冬虫夏草虫体部分(菌核)6月份开始从尾端渐渐变软变空,从而失去了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
“虫体丰满肥壮”“坚硬紧实”,不是因为虫皮厚,蛋白质和脂肪不是效用成分;而是因为虫体内的菌核饱满,且还没有纤维化成“草”,在虫体内代谢的冬虫夏草多糖、麦角甾醇等主要活性成分高。
冬虫夏草的使用注意事项
冬虫夏草可以长期服用吗?久服冬虫夏草需要综合权衡考量其神奇功效和重金属危害。冬虫夏草的重金属砷含量可达国家相关标准的9.9倍,《药典》提醒消费者“久服宜慎”。
冬虫夏草菌核是主要药用部位,虫体组织是重金属之源。美丽的青藏高原藏着砷等重金属,由于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以植物根茎为食,植物根茎对于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极强吸附作用,所以重金属砷会通过土壤-植物根茎-幼虫-冬虫夏草的路径富集。虽然重金属只在虫体组织中,不在菌核里,但两者紧密贴合,服用中无法分离。因此冬虫夏草全草作为一味中药,只能长期微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