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官窑:从霁蓝到天蓝,千万成交的釉中翘楚
明清官窑:从霁蓝到天蓝,千万成交的釉中翘楚
蓝釉瓷器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从唐代的低温蓝釉到清代的天蓝釉,蓝釉瓷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本文将带您领略明清时期蓝釉瓷器的风采,并通过几件珍贵拍品,展现其在拍卖市场上的价值。
蓝釉因宫廷选用施蓝釉的礼器祭祀天坛而得名(天空的深蓝色与祭祀天坛相配),又称霁蓝或祭蓝。据记载,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诏命:“今拟凡祭器皆用瓷”,从而开启了祭品皆用瓷的制度,蓝釉瓷器亦从陈设器多了一层祭祀器的身份。
最早的蓝釉为唐朝时期的低温蓝釉,此时的蓝釉并不纯厚,较为浅薄,而且蓝色并不稳定,呈现各器有各色现象;到元代时期,蓝釉才成为一个单个釉色主品出现,元代时期蓝釉主要以剔花形式与白釉搭配,如人们最为熟悉的,据传仅存数件的蓝釉白龙纹瓷器。
清康熙 天蓝釉柳叶瓶 1380万 保利 2017年
明代时期最好的蓝釉以宝石蓝著称,多以单色釉出现,但到宣德时期蓝釉常伴有刻、印之花,但整体在色泽上蓝釉以深沉为主。
清代可以说是蓝釉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不但原有的霁蓝釉并未停止,还创烧了一种色淡的天蓝釉,更在传统蓝釉的基础上增加了各色釉相互争艳的场景,如把蓝釉作为底色,衍生出蓝底粉彩、蓝底珐琅彩,亦有将蓝釉吹在坯胎上,盖以面釉制成的洒蓝釉瓷器。
在蓝釉瓷器拍卖中,排开难有元代蓝釉拍卖,在明清蓝釉中,因工艺的复杂程度,釉色的受众群体,及观赏价值的不同,大多时候清代蓝釉瓷器的拍卖价格更为突出,如本文中第一件清康熙时期天蓝釉柳叶瓶在保利2017年十二周年秋拍上以1380万高价成交,再一次印证了,清代天蓝釉中,产自清康熙时期的天蓝釉为最稀,再加上传世所见康熙天蓝釉器皆为名品,有见柳条缸、镗锣洗、鼓钉式花觚、琵琶尊、苹果尊、双龙耳尊、莱菔尊、月牙梅瓶、马蹄尊等若干,而柳叶瓶器型于市场中极为罕有,也即此品集器型与釉色、稀少于一身。
清乾隆 宝石蓝釉地洋金彩四系小尊 920万 保利
第二件保利2022年春拍的清乾隆宝石蓝釉地洋金彩四系小尊 以920万高价成交, 蓝地配金彩,霁蓝深沉凝重,金彩绚丽夺目,衬托釉上金彩的富丽华贵,装饰效果格外强烈。
清雍正 天蓝釉小直颈瓶 690万 保利
第三年保利2019春拍的清雍正天蓝釉小直颈瓶 690万成交,天蓝釉在雍正时期烧造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雍正时期天蓝釉有深浅两种,深者如雨后晴空,浅者如月白,此瓶则为深者带晴空疏朗之美,让人赏心悦目。
清乾隆 洒蓝釉描金御题诗文堆塑粉彩荷花连瓷仿黑漆描金座梅瓶式大壁瓶 1035万 嘉德
第四件嘉德2021年春拍的清乾隆 洒蓝釉描金御题诗文堆塑粉彩荷花连瓷仿黑漆描金座梅瓶式大壁瓶 以1035万成交 ,此件器物在蓝釉的基础上以描金诗文与堆塑的形式来装饰,且体量硕大高达51.3cm, 堪称清代传世壁瓶之魁首。
纵观各蓝釉瓷器拍卖,虽然瓷器拍卖中明清单色釉的价格一直不是很出众,但清代天蓝釉却是少见的高价值单色釉,它们的交易价格超越了其他许多单色釉,是单色釉中的翘楚,如果在蓝釉基础上再加绘彩,价格更是不同凡响,如我们之前介绍的蓝地粉彩或珐琅彩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