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球冬季最寒冷的十个城市 1.俄罗斯奥伊米亚康 2.中国根河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球冬季最寒冷的十个城市 1.俄罗斯奥伊米亚康 2.中国根河市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LRUB1C205568L0S.html

全球冬季最寒冷的十个城市中,俄罗斯和中国各占五个。这些城市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相似的高纬度特征,而且在自然环境、居民生活和经济活动等方面也呈现出独特的寒冷气候影响。

一、奥伊米亚康,俄罗斯

奥伊米亚康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萨哈共和国,常住人口约500人。当地居民主要依靠打猎、捕鱼、养奶牛和驯鹿为生。这里的历史最低气温达到-71.2℃,是北半球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温。冬季平均气温约为-45℃,如此严寒的天气导致儿童死亡率较高,但同时也造就了当地较高的百岁老人比例。

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63°,纬度较高,太阳照射角度小,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再加上西伯利亚大陆内部的冰雪反射,使得地面吸收的热量更少。冬季时,这里会形成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空气稳定,湿度低,天空晴朗,地球表面的热量容易散失到太空中,导致地面温度急剧下降。此外,该地处于峡谷之中,周围山高,冷空气聚集在谷底,暖空气难以进入,使得气温更低。

当地房屋设计独特,为了防止被冻土层损坏,房屋都建在深达几米的木桩上。门窗多达3-4层,以阻挡冷空气。居民出行时需要穿着厚厚的保暖衣物,靴子采用驯鹿皮制作,内塞保暖材料,棉衣也需要多层叠加,厚度可达十几厘米。过去人们主要乘坐驯鹿雪橇出行,现在虽然有了汽车,但需要提前做好防寒准备并进行预热,否则无法启动。

由于气候极端寒冷,农作物无法种植,当地食物主要依靠外部运输,同时通过打猎和捕鱼获取部分食物。

二、维尔霍扬斯克,俄罗斯

维尔霍扬斯克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现有人口约1131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白天和夜晚的气温都在-40℃以下,历史最低温达到-70℃,年平均气温约为-15℃。该地处于北极圈内,每年有大约半周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维尔霍扬斯克位于北极圈附近,北纬约67°,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热量极少。受“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冬季空气下沉,干燥且稳定,云量稀少,地面热量容易散失。周边地形复杂,冷空气在平原和山谷中聚集,难以消散,导致气温更低。

由于极端寒冷的气候,人口流失严重,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低温加上冻土层的存在,使得修路成本高昂且困难重重,交通十分不便。冬季道路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车辆难以通行,物资运输和人员出行都受到严重影响。农作物种植几乎不可能,只能种植一些特别耐寒的土豆等作物,产量也较低,大部分食物需要从外部运输。

三、雅库茨克,俄罗斯

雅库茨克是萨哈共和国的首府,建在永久冻土层上,被誉为“冰城”。城市人口约30多万,以雅库特人为主。冬季气温极低,呼出的气体瞬间就会结成冰碴。为了抵御严寒,房屋的地基都经过特殊处理,许多建筑建在混凝土桩上,桩子深入地下数米甚至十几米。门窗通常有3-4层,多的可达5-6层,中间填充保温材料,防止冷空气侵入。钢铁在极寒条件下会变得脆弱,户外工程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雅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北纬约62°,纬度高,冬季获得的太阳热量不足。西伯利亚的冰雪反射太阳光,地面吸热更少。冬季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导致空气下沉,天气干燥,地面热量快速散失。城市下方的冻土层持续吸收周围热量,使得城市始终处于低温状态。

这种极端寒冷的气候对建筑要求极高,不仅地基和门窗需要特殊设计,保温材料也需要特别优质,导致建筑成本大幅增加。居民取暖费用高昂。尽管如此,一些喜欢极端体验的游客仍会前来感受“冰城”的魅力,参观冰雪建筑,体验驯鹿雪橇等。

四、阿拉斯加州,美国

阿拉斯加州位于美国西北部,曾是俄罗斯领土,1867年被美国购得,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人口约72万,分布在各城市和地方。该地全年气温在零下,历史最低温达-62℃。阿拉斯加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和黄金储量居多,是其经济支柱。每年9月至次年4月可观赏极光,吸引大量游客。

阿拉斯加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附近,北纬60°以上,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冬季日照时间短,地面获得热量少。北冰洋的冷空气和冰盖不断释放冷气,在极地东风作用下频繁影响阿拉斯加,导致冬季漫长且寒冷。该地地形多样,包括山地、高原和平原,山脉阻挡暖空气,冷空气在山谷和平原聚集,加剧寒冷。

当地经济依赖资源开发,石油开采和黄金开采尤为重要。然而,寒冷气候给这些活动带来诸多挑战。石油开采需要建设防寒设施保护设备和管道,以防石油凝固和设备冻裂。淘金时,低温使土地硬化,挖掘和选矿难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昂,道路、桥梁需要特别抗寒设计。居民出行多依赖雪地摩托和雪橇,户外活动时间受限,以防冻伤或体温过低。

五、根河市,中国

根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常住人口约7万。被誉为“中国极冷”,年平均气温-5.3℃,冬季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历史最低温-58℃。北部地区因寒冷无法种植小麦、大豆等常见农作物,当地经济主要依靠林业和畜牧业。根河拥有大片森林,木材采伐和加工是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中,驯鹿养殖最具特色,驯鹿耐寒,可为当地人提供肉、奶、皮毛。

根河位于北纬50°-52°,纬度较高,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获得的太阳热量减少。靠近冬季风源地,西北风带来冷空气,导致气温骤降。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走向和起伏使得冷空气在山谷和低地聚集,加剧寒冷。

虽然寒冷限制了农业生产,但也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林业方面,冬季低温增加了采伐难度,需要使用特殊工具设备,采伐后的木材运输也因道路积雪结冰而困难。但低温也为旅游业带来了机遇,“中国冷极”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可以参观驯鹿园,感受冰雪民俗文化,带动了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低温还造就了独特的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拥有兴安落叶松、紫貂等珍稀动植物,保护这些资源也非常重要。

六、漠河市,中国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常住人口约5万,多个民族在此生活。历史最低温-52.3℃,年平均气温-3.8℃,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漠河的北极村是中国唯一能看到北极光的地方,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漠河拥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林业和矿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漠河位于北纬53°,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纬度高导致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热量不足。西伯利亚冷空气经常南下,冬季风力强劲,气温更低。漠河周边是山地和森林,虽然森林能调节局部气候,但冬季大片森林阻挡暖空气,使得寒冷更加明显。

漠河因北极光和白夜等独特景观成为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等产业发展。但寒冷天气也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冬季取暖费用高,交通出行困难,道路积雪结冰需要大力清理,车辆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如更换冬季轮胎、添加防冻液等。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主要种植耐寒的白菜、萝卜、小杂粮,产量不稳定,大部分农产品需要从外部运输。

七、富蕴县,中国

富蕴县位于新疆东北部,户籍人口约9万。历史最低温-51.5℃,冬季漫长且寒冷,平均气温约-20℃,夏季炎热,春秋季节较短。富蕴县拥有著名的可可托海,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富含铍、锂、铌、钽、铷、铯等稀有金属矿产,矿业是当地重要产业。此外,该县自然风光优美,有河流、湖泊、森林,吸引不少游客观光。

富蕴县位于北纬46°-48°,纬度相对较高,冬季太阳直射点远离,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热量少。靠近冬季风源地,冷空气频繁来袭,导致气温下降。当地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脉阻挡冷空气,使其在局部地区聚集,气温持续偏低。

矿业发展受寒冷气候影响显著。冬季矿山设备需要防寒保暖措施,以防损坏,低温还会影响矿石开采效率和运输安全。例如,矿石运输时需要采取防滑除雪措施,以应对道路结冰积雪。旅游业方面,可可托海虽吸引游客,但冬季旅游设施维护运营成本高,需确保游客安全舒适。当地居民冬季生活不便,农牧业受影响,牲畜需要在保暖畜棚过冬,饲料需储备充足;农业主要种植耐寒的小麦、油菜等,产量受低温影响不稳定。

八、呼玛县,中国

呼玛县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常住人口约3万。历史最低温-50.2℃,年平均气温-2℃。该县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大,林业是经济支柱。境内河流众多,渔业资源丰富。春夏之交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吸引部分游客度假。

呼玛县位于北纬50°-52°,纬度高,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高度角变小,热量减少。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西北风从西伯利亚带来冷空气,气温迅速下降。当地地形包括山地和平原,山地无法阻挡冷空气,冷空气在平原聚集,加剧寒冷。

林业在呼玛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寒冷气候对林业生产影响显著。冬季树木变硬,采伐时需要锋利耐用的工具。采伐后的木材运输因道路积雪结冰而困难,需要清理以保证车辆安全。渔业在冬季无法进行,河流冰封,只能在其他季节捕鱼。呼玛县生态环境优良,吸引游客,但冬季旅游项目较少,主要为冰雪观赏和简单娱乐,旅游设施建设运营需考虑低温因素,如房屋保暖、游乐设施抗寒等。

九、牙克石市,中国

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市下属的县级市,被誉为“中国冰雪之都”。历史最低温-50℃,冬季漫长且寒冷,平均气温约-25℃。春季回温迅速,秋季凉爽。牙克石市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旅游产业,拥有多个大型滑雪场和冰雪主题公园,举办多项国内外知名冰雪赛事,如滑雪比赛、雪地摩托赛等,吸引大量冰雪运动爱好者和游客。

牙克石市位于北纬49°,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热量不足。受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下降。当地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冷空气容易聚集,寒冷天气持续时间长。

牙克石市的冰雪产业带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随之繁荣。例如,冰雪赛事期间,运动员、教练、媒体人员和观众的到来带动了酒店、餐厅的生意,增加了交通流量。但寒冷天气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热系统需要保持高效运行,确保居民和游客温暖;道路需要具备防滑除雪能力,配备足够的清雪设备和融雪剂;公共交通车辆需要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安装保暖设施、更换冬季轮胎等,以保障出行安全舒适。

十、白山市,中国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常住人口约90万。被誉为“长白山下第一市”,是人参、貂皮、鹿茸角的重要产地,人参种植和貂皮养殖规模较大,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白山市森林覆盖率超过80%,木材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长白山景色优美,天池尤为著名,吸引大量游客观光。

白山市冬季寒冷,历史最低温-42.2℃,年平均气温-4℃,冬季平均气温约-15℃,寒冷期长,气候干燥少雪,春季昼夜温差常超过15℃,夏季短暂而凉爽,平均气温约20℃。白山市位于北纬41°-43°,纬度较高,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高度角小,热量不足。受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大,冷空气频繁南下,导致气温下降。长白山贯穿白山市,山地地形使得冷空气在山谷、盆地等地聚集,加剧寒冷,还影响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导致冬季干燥少雪。

寒冷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显著。人参种植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冬季需要搭建防寒棚、覆盖保温材料,成本高且管理难度大。貂皮养殖也需要为貂保暖,饲料储备和设施建设至关重要。林业方面,寒冷天气使得木材采伐困难,冬季树木变硬,采伐后的木材运输受积雪低温影响,需要采取防滑防冻措施。然而,白山的寒冷气候也为冰雪旅游带来了机遇,长白山的冰雪景观吸引游客前来滑雪、赏雪、泡温泉,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等产业的发展。但寒冷气候也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热系统需要稳定运行,道路除雪防滑任务繁重,供水管道需要防寒防冻,以保障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