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精细动作你知道吗?越练越机智!
宝宝精细动作你知道吗?越练越机智!
精细动作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它不仅关系到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更与大脑神经控制能力密切相关。从抓握到绘画,从拧毛巾到使用工具,每个阶段的精细动作发展都有其独特规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精细动作的定义、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促进宝宝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精细动作
精细运动是指手及手指等部位小肌肉群的活动,主要考察宝宝凭借手、手指、脚趾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运动,是在注意力、感知觉等功能活动共同配合下完成的动作。
像抓、握、捏、倒、舀、剪、拧、穿、敲、撕、插等动作统称为精细动作。精细运动不仅局限于手部的运动,还涉及脚部、脚趾、口腔和舌部等部位运动。
在这些动作的背后,其实考验的依旧是孩子大脑对肢体神经的控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眼睛、大脑和手部都会参与到动作完成的协调之中。
精细动作的重要性
- 促进大脑发育
精细动作能够激发这些大脑细胞群的活力,从而使动作和思维活动保持有机的联系后相互对应。有利于早期脑功能的成熟,促进认知系统发展。
- 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在精细动作中,需要孩子视、听、触等多种感官参与,能够锻炼到多种感官,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 增强信心和锻炼毅力
通过他自己越来越灵活的手指,他可以根据需要操纵各种对象,并可以主动学习和参与各种活动。宝宝将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
宝宝不同阶段精细动作发展
总结大运动的发展规律为:
三抬、六坐、七滚、八爬、九立
周岁走的话,那么相对应的,
精细运动的发展规律是:
三握(握持反应消失)、五抓(主动抓握)、七换手(玩具从左手换到右手)、十对指(拇指、食指的钳夹动作)
0-3个月
以抓握动作为主。4-6个月
进入双手合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开始有意识的满把抓握训练。7-12个月
具备手部操作能力,如拍打,取物,抓握,松开,扔东西,敲击等活动。
拇指,食指,两指及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的协调抓握。12-16个月
单手能同时捡起两个小东西会转开瓶盖、会拿笔涂鸦、会拿杯子喝水,会拿汤匙进食。16-19个月
会叠积木(3块)、会仿画直线、会脱下没鞋带的鞋子。19-21个月
精细动作发展标准:会仿画圆形、会拉下拉链、会剥开糖果的包装。21-24个月:
精细动作发展标准:会把6-7块积木叠高、会脱下没扣扣子的外套。2-3岁
手指的协调和控制能力增强,双手的协作能力增强,开始使用工具。3岁以上
开始使用复杂工具,如剪刀,笔,双手协作的进一步深化。
总的来说:0-3岁是儿童双手精细动作能力发展关键期。
每个孩子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并不必完全遵循这个指标,从而产生焦虑心理。(早产宝宝可能普遍需要的发展时间更长一些)所以父母们要放平常心,多帮助宝宝训练,多鼓励孩子。
宝宝精细动作训练
玩戳洞游戏
这个阶段的宝宝对洞洞十分着迷,可以准备一些橡皮泥或者面团,让他用手指去戳戳戳。看照片指人物
看照片指人物也能很好的锻炼手指灵活性。比如和宝宝看全家福,让他指出妈妈在哪里,爸爸在哪里。在看绘本的时候,也可以问问他小猫在哪儿,小狗在哪儿。用勺的训练
- 练习用勺舀塑料穿珠或玻璃珠
- 练习用勺舀绿豆或米
- 练习用勺舀湿沙子
- 练习用勺舀水
目的:提高孩子的腕部与手的配合协调能力
- 拧毛巾的训练
- 练习拳头合拢、分开的动作
- 练习转动手腕(手攥拳头或打开)的动作
- 用蘸湿的小方毛巾(手帕)练习拧毛巾
- 协助孩子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拧动
- 尽可能拧干水再逐步去掉辅助
目的:锻炼手腕的转动、握拳的力度和双手的协调
- 涂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