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背后的历史:“春节”一词的来历以及演变过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背后的历史:“春节”一词的来历以及演变过程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43294220_121165577/?pvid=000115_3w_a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团圆、丰收和新年的美好寓意。但你是否知道,“春节”这个名称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春节经历了怎样的称谓变迁?本文将带你一探究竟。

早在先秦时期,春节就有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称谓。然而,从现有的资料典籍来看,这些称谓并未广泛普及。到了两汉时期,春节除了沿用先秦时期的上日、元日之外,还出现了新的名称,如三朝、三始、岁旦、正旦、正日。其中,“朝”和“旦”的本意都是早晨,早晨为一天的开始,经过引申而成为初始之义。“正”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正月”就是一年伊始万物复苏的标志之月。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春节的称谓更是形形色色,数量空前繁多。这一时期出现了元辰、元正、元首、岁朝、履端、三正三元等称谓,后世所用的元旦、新年的称谓也是在这个时期发明的。其中,当时的古人最喜欢的是元日、正旦、正朝。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的意思,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