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两个“老二”坏了事还是变革的试错成本?论秦隋二世而亡的缘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两个“老二”坏了事还是变革的试错成本?论秦隋二世而亡的缘由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9A0AAW700

秦朝和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短命”王朝,都以“二世而亡”著称。传统观点往往将这种现象归咎于统治者的个人品质,如秦二世胡亥和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然而,这种解释是否全面?本文将从制度变革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历史现象,探讨“变革的试错成本”如何影响了这两个王朝的命运。

众所周知,在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中,秦朝和隋朝皆“二世而亡”,成为历史上两个最短命的王朝。

究其原因,历史老师给我们的答案通常是统治者昏庸残暴,施行严刑酷法,过度征用民力等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导致朝代更替。

总而言之,秦隋“二世而亡”的原因基本都指向统治者个人的问题,甚至有人说是胡亥和杨广两个“老二”坏了事,如果换成仁厚的扶苏或者杨勇,历史将不是这个样子。

不可否认的是,在封建制度下,最高统治者皇帝对于朝代的兴亡确实起到关键的作用,但不是全部的原因。况且,秦隋两个朝代的末代统治者并非是历史上最不堪的皇帝,特别是隋炀帝杨广“天性聪敏”、“容貌英俊”、“文采出众”,而且能征善战,为结束四分五裂,重新实现统一,建立隋朝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至少在这方面,杨广对隋朝做出的贡献和李世民对于唐朝做出的贡献是旗鼓相当的。

顺便说一句,论辈分,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弑兄逼父篡位的戏码,叔侄俩用的是同一个脚本,与秦二世的弑兄篡位遥相呼应,但是并不妨碍李世民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更巧合的是,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为“秦王”。

所以,将对统治者的道德批判作为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站不住脚的。

换一个角度,我们会发现秦朝和隋朝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变革的王朝”,也就是秦隋两朝都处于变革时期,或者出台很多决定封建社会未来走向的重大变革措施。

秦朝作为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很多的基本制度以及政策在当时来说都是革命性的。尽管秦王嬴政是在承袭自秦孝公以下的六代秦王改革措施成果基础上建立的秦朝,但是秦始皇时代很多的变革措施,仍然是革命性的。

政治方面。 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位,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工作。他还废除了分封制,改为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员管理。

经济方面。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颁布标准化的度量衡单位,促进了经济交流。

文化方面。 统一了文字,以简化的小篆为标准字体,简化了文字系统,方便了文化知识的传播。

军事和防御方面。 秦始皇北击匈奴,修建了长城以保护北方边境的安全,并开凿灵渠,修建了贯通全国的道路网络。

无独有偶的是,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王朝,尽管存在时间很短,但是隋朝的很多变革措施,特别是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同样是革命性的,直接影响了后世的1000余年。

政治改革 。隋朝确立了 三省六部制 ,包括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和吏、礼、兵、度支、都官、工部六部,作为中央政府的核心机构。这种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效率。隋文帝还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并开创了 科举制度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打破了门阀贵族对官场的垄断。在地方行政上,隋文帝将州、郡、县三级制简化为州县二级制,减少了冗余的官僚机构,节省了开支。

经济政策。 隋朝实行 均田制 ,将荒废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隋朝还引入了 租庸调制 ,减轻了农民的税收和徭役负担,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军事改革 。隋朝 改革府兵制 ,实现了兵民合一,加强了军事力量。

法律制定 。隋文帝制定 《开皇律》 ,简化了法律条文,废除了许多残酷刑罚,如枭首、车裂等,使法律更加人性化。

正如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言: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任何革命性的变革措施,本质上都是对权力、利益的重新分配,动既得利益群体的奶酪,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阻力,面对风险,更重要的是要不可避免地付出 试错成本 。当所有的这些同时又遇到不利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统治者的政策失误等因素,就会使风险和试错成本放大,从而带来不可承受之重。

综上所述,作为两个“变革的王朝”,变革必须面对的试错成本,是隋朝和秦朝“二世而亡”的另外一个关键原因。如果问为什么是二世,而不是一世或者三世,除偶然和巧合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可以解释的原因是试错成本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或者会呈现一定的滞后效应,比如10年左右的时间,秦始皇和隋文帝作为“皇帝”的在职时间大概都是10年多一点。

也就是说,变革的试错成本,历史性地落在了这两位“并不完美”,存在问题的皇帝身上,最终导致了秦朝和隋朝两个朝代“二世而亡”的结局。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