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唐朝的“以胖为美”也是有标准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唐朝的“以胖为美”也是有标准的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3126753_122069232/?pvid=000115_3w_a

唐朝以胖为美,杨贵妃作为唐朝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之一,她的体重和形象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杨贵妃的体重范围,并揭示唐朝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

杨贵妃到底有多胖

关于杨贵妃的体重,历史记载中有多种说法。据记载,她的身高在1.6米左右,体重则在120斤到138斤之间。虽然具体数值无法考证,但可以从唐代诗词、书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探寻其身影。

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肥为美,世人公认。唐朝第一美人杨贵妃身材丰腴,从众多野史考证及后人的研究中可知,她的体重数值虽有不同版本,但总体来说在120斤到138斤之间浮动。比如唐人绘制的“贵妃出浴图”就给后人留下了尺幅春光,让人从画面中能感受到杨贵妃的丰腴之美。

另有“环肥燕瘦”这一成语的来源,也与杨贵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身材丰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材清瘦,苏轼老先生将这两位历史上有名的美人的胖与瘦用来比喻书法作品风格各有所长,此后,“环肥燕瘦”这一成语也就流传开了,回归到它最本真的含义,说的就是女人的身材。

另有白居易的《长恨歌》,虽说对杨贵妃肥与不肥没多的描述,但一句“温泉水滑洗凝脂”,可让人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杨贵妃的丰腴。

从现存的簪花仕女图上,我们也能看出唐女的身材与其他朝代的女性迥然不同,她们或壮硕或丰腴,体重基数都不小。周昉的“簪花仕女”,被称作是“唐朝女子的符号”,也让唐朝女人的壮硕与丰美,如一朵恣意盛开的花,鲜活、饱满地养了无数唐代人的眼睛。而且,唐朝不仅女人肥,男人也肥,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就是其中的一个,据《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禄山晚年益肥胖,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三百三十斤,居然跳《胡旋舞》还能疾如风,真不可思议。

关于杨贵妃的体重,虽无确切定论,但从各种历史记载和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她的身材较为丰腴,具体体重可能在120斤到138斤之间。这种丰腴之美在当时的唐朝备受推崇,也反映了唐朝独特的审美观念。

唐朝“以胖为美”的标准

唐朝的“以胖为美”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肥胖,而是一种丰腴之美。初唐时期以纤纤细腰为美,盛唐时期受胡人风俗影响,以身材壮硕肤白貌美为审美标准,但壮硕不等于肥胖。以杨贵妃为例,她身高在1.63-1.68米之间,体重约130斤左右,属于性感丰腴型,是丰满但有曲线的美。

唐朝初期,南方地区仍以纤纤细腰为美,唐朝都城处在北方与胡人的交界处,实行胡人风俗,逐渐形成以身材壮硕肤白貌美为审美标准。这里的壮硕并非肥胖,从流传下来的初唐名画《步辇图》中可以看到,画中的宫女们面容清瘦,体态苗条,可见初唐时期还是“以瘦为美”。

盛唐时期,经过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迎来“开元盛世”,国力强盛,社会产品极大富足,体态丰腴的人增多。但“胖”也不一定是那时的审美标准,从杜甫在《丽人行》中对杨贵妃的描写“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可以看出,杨贵妃虽然身材不纤瘦,但也绝不是肥胖,她只是丰腴,身材匀称。而且杨贵妃擅长胡旋舞,常年跳舞的人身材也不会胖到哪里,可见唐朝的“胖”是一种健康的丰腴之美。

中晚唐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国仇家难使汉族文人对胡风逐渐持批判态度,纤瘦轻盈又逐渐取代了丰肥丽,成为流行时尚。中唐女性喜爱跳“柘枝舞”,这种舞蹈动作矫捷,节奏明快,对体力要求很高,非瘦劲轻盈者很难完成,如白居易笔下“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可见“腰身如柳枝”的纤瘦女性在中唐极受欢迎。

总的来说,唐朝的“以胖为美”是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演变。初唐以瘦为美,盛唐受胡人风俗影响以丰腴为美,中晚唐又回归纤瘦之美。这种审美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杨贵妃受宠的原因

  1. 脸蛋好看且白

从流传下来的画像中可以看出,杨贵妃长相突出,脸蛋精致且白,一白遮千丑,有吸引人的资本。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杨贵妃美貌的记载,诗人白居易曾用“温泉水滑洗凝脂”来形容她的肌肤,可见其白皙细腻。同时,从一些复原图中也能看出,杨贵妃的脸蛋确实精致,这也是她吸引唐玄宗的一个重要原因。

  1. 多才多艺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擅长跳舞,与喜好音乐的唐玄宗有心灵上的共鸣。杨贵妃精通音律,擅长歌舞,一曲《霓裳羽衣舞》足以展现她的美,也使唐玄宗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唐玄宗本身也是一个颇有才情的艺术帝王,熟悉音律,对舞蹈和音乐都有很深的研究,两人在艺术上的共同爱好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共鸣。

  1. 胖在该胖的地方

身材丰满,比较有韵味,给人视觉享受。唐朝以胖为美,杨贵妃的体重在120斤到138斤之间,属于微胖女神。她虽然体重不低,但是却胖在了该胖的地方,比较丰满,该有肉的地方有肉,该瘦的地方就瘦,从而显示出一种健康的美。这种身材在当时的唐朝备受推崇,也给唐玄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1. 温柔善解人意有韵味,能给唐玄宗带来长久的宠爱。

历史上的杨贵妃性格温婉,善解人意,聪慧过人,并且她从来都不争宠,也不会弄权乱国。她是唐玄宗的红颜知己,他们时常开怀畅谈,互诉心事。对于唐玄宗来说,杨贵妃不仅人长得美,还善解人意,温柔有韵味,这让他越来越离不开杨贵妃,最终将其发展成为了自己的宠妃。

唐朝审美变化及影响

唐朝初期,南方地区以纤纤细腰为美,这一审美观念从初唐名画《步辇图》中可见一斑,画中的宫女们面容清瘦,体态苗条。唐朝都城处在北方与胡人的交界处,受胡人风俗影响,逐渐形成以身材壮硕肤白貌美为审美标准。但这里的壮硕并非肥胖,而是一种丰满匀称的美。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社会产品极大富足,体态丰腴的人增多。然而,唐朝的“胖”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肥胖,而是一种健康的丰腴之美。从杜甫对杨贵妃的描写“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可以看出,杨贵妃虽然身材不纤瘦,但也绝不是肥胖,她只是丰腴,身材匀称。而且杨贵妃擅长胡旋舞,常年跳舞的人身材也不会胖到哪里。这一时期,受胡人审美观念的影响,丰腴之美成为主流。

安史之乱后,文人认为应换掉胡人的审美标准。国仇家难使汉族文人对胡风逐渐持批判态度,纤瘦轻盈又逐渐取代了丰肥丽,成为流行时尚。中唐女性喜爱跳“柘枝舞”,这种舞蹈动作矫捷,节奏明快,对体力要求很高,非瘦劲轻盈者很难完成。如白居易笔下“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可见“腰身如柳枝”的纤瘦女性在中唐极受欢迎。

唐朝审美变化反映了时代背景的变化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初唐时期,延续南北朝的审美风气,以纤瘦为美。盛唐时期,国家强盛,受胡人风俗影响,以丰腴为美。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文人批判胡风,审美又回归纤瘦。这种审美变化也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唐朝的审美标准让人们对唐朝的文化和历史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后世的人们通过研究唐朝的诗词、书画、雕塑等艺术作品,试图了解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社会风貌。同时,唐朝审美观念的多元融合和开放包容也为后世的审美发展提供了借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