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从大轰炸废墟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重生之路
重庆:从大轰炸废墟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重生之路
1938年至1943年,日本对重庆实施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下2.16万枚炸弹,造成超过3万市民伤亡,1.76万幢房屋被毁。这场被称为“重庆大轰炸”的暴行,给山城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然而,重庆人民没有被吓倒。在战后废墟上,重庆开始了艰难的重建之路。作为战时首都,重庆被纳入国家建设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交通设施等都得到了全面改善。重庆人民用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城市的重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的发展驶入快车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今的重庆,已经从当年的战时首都,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在产业方面,重庆形成了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集群。目前,重庆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正加快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英特尔、高通、特斯拉等大批外资企业纷纷落户重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在重庆举行,60余家在华跨国企业和商会代表参会。这充分说明了重庆在国际投资中的重要地位。据统计,目前重庆已累计设立外资市场主体8347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19家。2023年,重庆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地位。
根据《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重庆将围绕“一核两江三片四带”的总体空间格局,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未来,重庆将建设成为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宜居城市,成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
2025年伊始,重庆吹响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冲锋号”。一季度,重庆集中开工30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860亿元,涵盖交通、产业、民生等多个领域。其中,重庆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渝宜高铁、沿江高速公路南线一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为重庆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从战时首都到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再到内陆开放高地,重庆用坚韧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从废墟到繁华的华丽转身。如今的重庆,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