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C、28C、30C,更宽的轮胎真的更好吗?
25C、28C、30C,更宽的轮胎真的更好吗?
近年来,公路自行车轮胎宽度呈现出越来越宽的趋势。从传统的23C到如今主流的25C,甚至有品牌开始推广30C轮胎。这种变化背后有何深意?宽胎真的更好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过去,公路车胎追求越细越好,以减少阻力。但近年来,宽胎的出现改变了这一趋势。就像碟刹车一样,宽胎在一开始并不被大众接受,但其优异的骑乘体验、稳定性和舒适度逐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如今,700×25C轮胎已成为公路车的标配,甚至在路况较差的赛道上会使用28C轮胎,很多轮组也能兼容更宽的32C轮胎。
Innova经理黄文典表示,目前公路车市场以25C轮胎为主流,职业车手也会根据比赛路况选择28C或更宽的轮胎。尤其是在路况差的赛道上,使用23C轮胎需要将气打到非常高的胎压(如110psi)以防止蛇咬,但这会增加车手操控难度和疲劳度。而使用25C或28C轮胎,可以采用较低胎压,避震效果更好,也更容易越过障碍物,有利于操控并减少疲劳。
要说宽胎的鼻祖,那么就不得不提到ZIPP所推出的404火鸟,它将宽胎的概念纳入设计中,轮框内宽增加至25mm,这也意味着它所配备的外胎必须来到25C以上。
那么,宽胎究竟是如何提升整体骑乘速度的呢?这主要与“滚动阻力”有关。在负重相同的情况下,宽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趋向圆形,侧面与地面的摩擦力更小。虽然高胎压可以带来更好的力量回馈,但也会导致地面震动无法有效吸收,长时间骑行会对手臂和腰部造成慢性伤害。而宽胎配合低胎压的配置,能有效吸收来自地面的震动,过弯和下坡时容错率更高,不规则弹跳感也大大减少。
当然,宽胎也有其缺点,最明显的就是重量。但在专业人士看来,宽胎带来的舒适度和低滚动阻力等优势足以弥补这一缺点。对于是否应该升级宽胎,这取决于使用的轮框和车种。圈刹车型25C是极限,而碟刹车型则更适合25C。虽然28C及以上轮胎在某些方面表现更优,但需要考虑轮胎宽度与滚动阻力的平衡,以及车架和轮组的兼容性。目前,25C轮胎仍是最多人、最通用的选择。
低胎压+宽胎的配置能有效的吸收来自地面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