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体这种精微物质,被称为“金津玉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体这种精微物质,被称为“金津玉液”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29A0293F00

“咽津保健”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促进唾液分泌并吞咽,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在古代医书中被称为“金津玉液”,具有滋阴补虚、延年益寿的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咽津保健的原理、功效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什么是咽津保健?

咽津是我国古代中医养生保健术,深受古代医家、养生家的喜欢和赞赏。咽津是通过舌抵上腭、叩齿、赤龙搅海等方式促进唾液分泌后,吞下唾液,以咽唾补阴精阴液、养生保健。

中医如何认识唾液?

在中医学里,唾液有“金津玉液”“神水”“灵液”等美名,被认为是人体重要的精微物质之一。在五脏化液上,脾属涎,肾属唾。涎为脾液,使味觉佳,助消化;唾为肾液,滋肾水,又降心火。

《医方集解》提及“一身之水皆咸,惟舌下华池之水甘淡”。可见唾液的珍贵和独特性。《内经知要》曰:“古人制活字,从水从舌者,言舌水可以活人也”。从“活”字看,口舌生津则气足神旺,生机勃勃。

《本草纲目》将唾液列为药物,书中记载唾液具有多种功用,如主治“疮肿、疥癣、皶疱,五更未语者,频涂擦之。又明目退翳,消肿解毒,辟邪,粉水银”。现代研究发现,唾液具有多种酶、抗病毒成分等,能够助吞咽、消化和诊断疾病等。

咽津的养生功效

唐代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指出常咽唾液使容颜有光泽。《痰火点雪》提到“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体调畅,诸病不生”,强调了咽津有益五脏和祛病作用。

《诸病源候论》记载:“鸡鸣时,叩齿三十六通讫,舐唇漱口,舌聊上齿表,咽之三过。杀虫,补虚劳,令人强壮。”认为咽津具有杀虫、补虚劳、增强体质作用。《友渔斋医话》载:“夜间设遇心火上炎,卧不能寐,漱津满口,作三次咽,如是数行,所谓华池之水,能降浮火。”表明咽唾滋阴降火,有助于安眠,但要注意咽津的次数。

综上可见,咽津是我国独特的祛病延年养生功法,应用简单方便,经常练习能够补肾健脾、身强体壮。咽津的保健、治病作用不容忽视。

叩齿吞津养生法的具体操作

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的养生术之一。古人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强则齿健;反之叩齿能强肾壮骨。古人将唾液称为醴液、琼浆、玉泉等,认为津液为肾中精气所化,咽之能滋阴补虚降火。

经常练习叩齿吞津养生法能坚固牙齿、滋阴补虚降火。

具体步骤如下:

  1. 叩齿:心静神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2. 搅舌:叩击结束,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龈、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共搅动36次,可按摩齿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

  3. 漱津:自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口含唾液用两腮作漱口动作36次。

  4. 吞津:漱津后,将津液分三次缓缓咽下,注意在吞咽时,意守丹田,好像把津液送到丹田一样。每日可练三次,能起到强肾健脾,滋阴补虚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