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0年前,中国花20亿从俄罗斯购买的战斗机,如今怎样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0年前,中国花20亿从俄罗斯购买的战斗机,如今怎样了?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PT95DM05567FSP.html

2015年,中国与俄罗斯达成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军购协议:中国以2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24架苏-35战斗机,每架战斗机的单价接近1亿美元。这笔交易在当时引发了全球军迷圈的广泛关注。

为何选择苏-35?

在2015年,中国正处于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空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当时,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相对落后,制约了空军战斗力的提升。尽管歼-10、歼-11等国产战机已经服役,但受制于发动机技术瓶颈,这些战机在性能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苏-35搭载了当时俄罗斯最先进的117S矢量推力发动机,具备超强的机动性能和超视距打击能力。对于急需提升空中作战能力的中国空军而言,苏-35的出现无疑是雪中送炭。

战略考量

除了技术上的考量,中国空军引进苏-35也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当时,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并不断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构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空军迫切需要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地区安全形势。

此外,中国空军引进苏-35也与当时国产战机的发展现状密切相关。虽然歼-20隐身战机已经首飞,但由于技术成熟度和生产能力的限制,歼-20距离正式服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此期间,中国空军需要一款能够与周边国家先进战机抗衡的主力机型,而苏-35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苏-35的实战表现

2016年,首批苏-35战斗机正式交付中国空军,并迅速投入到实战化训练中。这些来自异国的"钢铁雄鹰"很快便融入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序列,成为捍卫祖国领空安全的中坚力量。

从北国边陲到南海之滨,从东海防空识别区到台海一线,苏-35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各种演习和巡逻任务中。凭借着强大的机动性能和超视距打击能力,苏-35在与歼-10、歼-11等国产战机的对抗演练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有效提升了中国空军的实战化训练水平。

技术贡献

苏-35的引进不仅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也为国产战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航空发动机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心脏病",而苏-35搭载的117S矢量推力发动机代表了当时世界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先进水平。通过对苏-35发动机的研究和学习,中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人员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苏-35的未来

时至今日,中国空军已经拥有了以歼-20为核心的多型先进战机,苏-35在中国空军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成为了一款"鸡肋"般的存在。一方面,苏-35毕竟是一款四代半战斗机,在面对歼-20、F-22、F-35等第五代隐身战机时,缺乏足够的对抗能力,难以在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另一方面,苏-35的后勤维护和保养成本较高,而且由于俄罗斯的产能有限,零部件供应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给中国空军的日常维护保障带来了不少麻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空军并没有立即退役苏-35的计划,而是选择让它们继续服役一段时间,发挥"余热"。毕竟,苏-35作为一款性能优良的四代半战斗机,在执行一些低强度、低风险的作战任务时,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驾驶苏-35,中国飞行员可以学习到不同的飞行技巧和战术理念,这对于提升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结语

苏-35曾经为中国空军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它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航空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是这种差距,激励着中国航空人不断奋发图强,最终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而苏-35的故事,也将作为中国空军发展史上的一段插曲,被永远铭记。

文章信息来源:
人民网:苏35可空中悬停甩掉敌机 高难动作系直升机独有
海外网:俄称中国购24架苏35战机 伴有巨额仿造惩罚金
环球网:俄媒:俄或在本月底与中国签出口24架苏35合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