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散步」对减重更有效,相比等待食物消化后再散步!研究揭示关键在于调节血糖波动
「餐后散步」对减重更有效,相比等待食物消化后再散步!研究揭示关键在于调节血糖波动
Jordan Siemens//Getty Images
2011年《国际医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研究中,比较了餐后30分钟与餐后1小时散步的各项目好处。而根据研究发现,参与者在一个月内靠著「餐后散步」就减掉了1.5至3公斤。研究作者将这一效果归因于减少血糖的波动,于是今天的文章将带着大家深入了解该项研究,以及饭后散步应该走多长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瘦身效果。
为什么「饭后散步」比等待食物消化后散步对减重更有效?
Tony Anderson//Getty Images
根据运动生理学家Rebecca Robinson博士的解释,餐后立即散步在降低血糖(葡萄糖)以及体内间质液(Interstitial Fluid,即环绕细胞的薄层液体)中的葡萄糖水平方面尤为有效。如果餐后不立即散步,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会被胰岛素储存,并可能因此转化为脂肪。
步行时身体肌肉的收缩能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因为葡萄糖会被肌肉代谢用以消耗能量,因而减少血液中的糖分。
虽然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也会使用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但步行却可以提升餐后身体的总代谢消耗。
研究揭示餐后散步的关键作用
Westend61//Getty Images
2020年,《欧洲生理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在某项关于早餐后立即进行低至中等强度活动(包括散步)的研究中,分析了接近50名18至65岁的参与者后发现,吃完早餐后立即散步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暴露(Glucose Exposure)和血糖变异性(Glucose Variability),而在早餐前或餐后一段时间进行则无效。
2023年,《运动医学期刊》(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发表了一项包含116名参与者的八项试验综合分析。根据结果显示,餐后进行20分钟的散步等运动,对餐后高血糖具有正向影响。研究作者甚至加以补充:「在进餐和运动之间的间隔时间若越长,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就越低。」
餐后散步如何帮助控制血糖?
Hinterhaus Productions//Getty Images
血糖在进食后自然会出现波动,如果这时尚且饮食中含有大量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就会需要负责储存血糖的胰岛素。当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过高的血糖则可能被储存为脂肪,而这类脂肪通常会储存在腹部和内脏周围,将来有极大可能引发炎症及心脏病等疾病。
如果血糖波动长期频繁发生,身体会对高血糖的反应变得没有那么敏感,这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为2型糖尿病的前兆之一。
餐后散步能帮助抑制摄取糖分的欲望
Xavier Lorenzo//Getty Images
为了快速储存葡萄糖,胰岛素反应会增加,这时身体将渴望更多的高糖食物,从而增加卡路里摄入,导致体重增加。因此「餐后散步」可以帮助减少所需的胰岛素量,并可能减少转化为脂肪的葡萄糖量。
餐后散步应该走多长时间最能有效减重?
Paperkites//Getty Images
建议每周找时间进行3至5次的「餐后散步」,每次走10到20分钟,并保持轻度活动量,以便让身体消化食物并避免胃部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