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书法家为何偏爱繁体字:从书法艺术角度解析繁简之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书法家为何偏爱繁体字:从书法艺术角度解析繁简之争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DU8HG205564TV5.html

汉字从繁到简的演变,既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引发了书法艺术领域的一些思考。为什么许多书法家更倾向于使用繁体字进行创作?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艺术考量?本文将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探讨繁体字与简体字在书法创作中的不同表现。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标志着汉字简化进入实质性阶段,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众识字率、提升传统文化普及率、固定汉字字形结构以及适应信息化要求。

虽然简化后的汉字在辨识、书写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对传统的书法艺术来说,简化汉字不太适合表现书法艺术。书法是体现汉字线条美、造型美、结构美、气韵美的平面视觉艺术,汉字始终是书法的骨架和灵魂。

要展现书法的各种艺术美,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字体的造型结构本身比较美观、匀称;二是绝大多数汉字都由两个以上的笔画组合而成,这些笔画能在空间形成互补关系和呼应关系。


颜真卿《颜勤礼碑》

从视觉效果和艺术趣味来看,一些简体字的笔画过于稀少,不利于书法家谋篇布局,容易导致一个字体或一幅书法作品丧失应有的节奏变化。而繁体字因为笔画多,书法家在书写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容易把控节奏上的变化。


柳公权《玄秘塔碑》

例如,在书写"一、二、三"时,这些字的笔画太少,如果一幅书法作品中有好几个"一、二、三",不管在笔法上怎么变化,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而将"一、二、三"变成"壹、贰、叁",则更容易在造型和结构上做出变化。


黄庭坚草书

书法的节奏变化,一是在书写时,通过字体本身的笔画结构的疏密关系来改变,二是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来改变,三是通过整篇字体之间的疏密关系和呼应关系来改变。不论通过哪种方式来变化节奏,除过书法家自身具备高超的书写技巧之外,字体本身的笔画多少,也是决定节奏变化的关键因素。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简体字确实没有繁体字写出来更耐看,更有味道。首先,简体字在造型和结构上的美观性,远远没有繁体字那么丰富。再者,繁体字保留了汉字的本意,许多繁体字通过字形,完全可以领会其含义,而简化字经过删减笔画后,已经失去了本意,只是一个符号象征。最后,繁体字因为笔画多,能在笔法运用上生发出许多变化,写出来更有造型上的厚重感,更能彰显书法家的个性。


《曹全碑》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