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战国时期“蔺”字、“离石”圜钱再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战国时期“蔺”字、“离石”圜钱再探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9/19/74023262_1146393299.shtml

战国时期,赵国作为当时的七雄之一,其商品经济发达,货币流通广泛,货币形制复杂多样且富于变化。从整个战国时期看,赵国境内流通的货币形态主要分为刀币、方足布、圆足布、尖足布、三孔布和圜钱等几大类别。

在赵国铸币中,以“蔺”地名命名的货币包括圆钱、方足布、圆足布、小直刀和尖足布等五种。其中,小直刀与圆钱较为罕见,属于珍稀品种。而以“离石”为地名命名的货币则主要有圜钱、圆足布、尖足布三种,均为名誉品,尤其是圜钱最为珍贵。这些钱币形制各异,均铸有相同地名,反映出当时城邑在社会经济和商品贸易生活中十分发达和繁荣。

蔺,古邑名,别称蔺阳、北蔺,春秋属晋地,战国时为赵边城,位于黄河东岸、吕梁山西侧,属黄河支流三川河流域。汉时置蔺县,隶西河郡(今山西离石市西柳林县境内),是扼守秦晋交通之要冲。离石,古邑名(今山西离石)。据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县东北有离石水(今北川河),因以取名。”战国时为赵邑,秦属太原郡,西汉置离石县,隶西河郡,是东渡黄河后由西向东的必经枢纽。战国时期,蔺地与离石是重要商贸集散地,也是秦东进攻赵必争的战略要地之一,虽屡遭强秦攻之,甚至曾被占领过,但大部分时间仍属赵国。

据西汉《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351年(赵成侯二十四年),秦攻我蔺;公元前328年(赵肃侯二十二年),张仪任秦相,赵疵与秦交战失败,秦于河西杀赵疵,取我蔺、离石。公元前313年(赵武灵王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另据西汉《战国策·赵策三》记载,秦攻赵,蔺、离石、祁(今山西祁县)被拔。赵以公子郚为质于秦,请内焦、黎、牛狐之城,以易蔺、离石、祁于赵。后赵背秦,不予焦、黎、牛狐,秦王怒,令公子缯请地,又令卫胡易伐赵,攻阏与,赵奢将救之。这段古文献描述了赵之蔺、离石、祁被秦攻下后,赵国以公子郚为人质,并献出焦、黎、牛狐三城,欲换回被秦占领的蔺、离石、祁三地。

当秦国归还三地后,赵国违约且推诿不履行承诺。秦昭襄王震怒,先派公子缯赴赵索要履约未果,后又令客卿中更胡易(阳、伤)讨伐赵国,进攻阏与(今山西和顺),遂引发“阏与之战”。据史记载,赵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赵派名将赵奢率军救援阏与,他采用坚壁不进、突然奔袭的计策,并采纳军士许力建议,利用居高临下地势,大败秦军,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根据史料记载,秦、赵曾在蔺、离石等地多次交战,蔺地最终归秦约在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当时秦将白起率军先取赵国蔺、祁两城,次年又夺取与蔺地相邻的离石。西汉《史记·周本纪》中明确记述:周赧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苏厉谓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然而,据《战国策》记载,秦虽攻占蔺、离石等地,后因与赵易地又将此地归还赵国。而赵国违约引发“阏与之战”则是后话。从时间上看,秦、赵易地及赵背约引发的战争应在周赧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之后。

从时间上看,“蔺”“离石”圜钱是战国时期赵国所铸货币,受魏、秦先进货币制度影响而产生,且有所改进。其形制承袭圆形圆孔、背平素;面文仅纪地名,无货币单位。该圜钱存世稀少,据谱录与面世实物统计,“蔺”估计不超过40枚,“离石”约20枚。“蔺”“离石”圆钱的钱文和形制呈现明显的三晋风格。其中,“蔺”字钱文位置有左、右之分,左读传形者更为少见;“离石”钱文有大、小字之别,大字者“离”字首端为双木,“石”字上有一横画,旧谱有拓片但未见实物,小字者“离”字为单木,“石”字上无横画,所见实物大多为此类型。

这两种圜钱,有学者认为并非赵铸币,应是秦占领两地时所铸。其理由是,“蔺”字圆足布的“门”部下封口呈圆弧形,两边竖笔细长且出锋,“火”字在门内,上方均有一横画,而圜钱文字与之存在诸多差异。而“离石”圜钱,仅旧谱中的大字版钱文与尖足布、圆足布类似;当今所见圈钱实物皆为小字版,钱文风格与其他形制的离石布钱完全不同,这表明存在文字书写上的差异。此说法有一定道理,可留存以待考证。

“蔺”字圜钱,出土于山西晋西北一带。其直径为37.5毫米,重量9.9克。该圜钱呈圆形圆孔状,面有隐起之外廓,浇注口位于左下方,背面平素。钱文简洁清晰,“蔺”字为左读,原字形作“関”,分上下结构。上部“门”字略向外倾,封口处呈斜角;下部“火”字上方有短横画且向内倾斜。其字体犀利洒脱,形制规范,锈色品相俱佳,十分难得。一般市场估价在4万-6万元。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马定祥钱币收藏专场”中,该圜钱成交价为4.4万元。

“离石”圜钱,出土于山西。直径37毫米,重8.8克,圆形圆孔有外廓,浇注口位于左上方,背平素。钱文在右,呈上下旋读,字体古朴刚劲。“离”字首笔为单木,下部“巾”部等分且左边竖笔出头;“石”字无上横画,“丆”部横画右上倾与竖笔成直角,内中“口”下带弧形。锈色斑驳,有片状硬绿,品相佳,极具收藏价值。一般市场估价25万-35万元,2018年中国嘉德秋拍“水归听泉”专场成交价为52.2万元。

总之,圜钱是战国时期一种先进的铸币形态,赵铸“蔺”字、“离石”圆钱是在魏、秦铸币的影响下所铸造。战国末期,河东赵国边邑的蔺、离石,是秦东攻赵的要冲,必然引发争夺,城邑归属时有变化,但多数时段应属赵地。因不同交融产生共鸣,致使圜钱这种先进货币形态的出现成为必然。“蔺”“离石”圜钱铸期短,地名来源要素及变化或延续明确无误,文史价值高,加上存世稀少,是不可多得的先秦货币珍稀品之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